大家好,我是乐妈!
同时也是数学老师,在这里,
我会分享孩子们的学习资料及一些育儿心得
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携手同行!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4分)
约定(dìndìng)放肆(sìshì)
瞄准(miáomiāo)撕扯(sīshī)
轻蔑(mièmiāo)讥讽(fěnfěng)
模仿(mómú)桅杆(wéiguǐ)
二、选词填空。(4分)
因而因为眼巴巴眼睁睁
1.()猴子知道水手们拿它取乐,所以它就更加放肆起来。
2.猴子的放肆和水手的哄笑激怒了孩子,()引得孩子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3.他()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
4.她()地看着小猴子咽了气,伤心极了。
三、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8分)
兴致()()
()笑不()
出()划()
风()浪()
心惊()()
()有()竹
摩()()掌
不动()()
当朋友遇到难题时,我会为他;当弟弟把蛋糕抹到我脸上时,我;当听到有意思的话题时,我会地参与讨论;当准备得充分时,我会地参加知识竞赛。
四、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8分)
1.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换成成语,写在括号里。(4分)
(1)因为准备充分,李兵在比赛中显得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2)今年的新年联欢会,我们将请老师出主意,定计策。()
(3)回到家后,妈妈看着我手中的味精,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地说:"你这个小书虫,我叫你买的是盐啊!”()
(4)在三清山上走,脚下就是悬崖,令人非常害怕。()
2.根据语境填写词语。(4分)
(1)《自相矛盾)一文中,“其人弗能应也”。当时,这位楚人的神态会是怎样的呢?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
(2)《跳水》一文中,当孩子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时,此时孩子的处境是怎样的呢?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田忌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田忌转败为胜了。(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2.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改为“被”字句)
3.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缩句)
4.孙膑对田忌说:“我不是挖苦你。”(改为间接引语)
六、根据所学内容填空。(9分)
1.这一群十三四岁的姑娘,正值,富有朝气。(1分)
2.三十岁的他,刚到之年,就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分)
3.六十二岁的朱爷爷虽已年过,却仍然坚持学习。(1分)
4.《自相矛盾》选自《》,这是一则(体裁),后来常用以比喻。(6分)
七、阅读课内片段和课外短文,完成练习。(29分)
(一)跳水(节选)(13分)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用“”画出选文中的一处比喻句。(1分)
2.选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2分)
A.解释说明
B.语意转折
C.声音延长
3.第1自然段中对船长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船长()。(2分)
A.脾气非常暴躁,言语粗暴。
B.关心爱护孩子,说话很有感情。
C.语气坚定,遇事沉着冷静。
4.船长在千钧一发之际,立刻让孩子跳进海里。下面选项中()不是船长考虑到的。(2分)
A.孩子跳海有可能生还,掉到甲板上必死无疑
B.要是孩子能够转身回来就不开枪
C.海面风平浪静,孩子跳进海里后的危险降低了很多
D.水手们的水性很好,救起孩子的可能性很大
5.“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明明很短,为什么“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3分)
6.选文讲述了在危急关头父亲救下儿子的故事,这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二)马陵之战(16分)
战国时,魏国与赵国举兵攻打韩国。
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率军前往救援韩国,他们直奔魏国都城大梁。魏军主帅太子申、大将庞涓得知这一消息后,率军撤离韩国赶回魏国。可是,魏军抵达齐魏边境时,齐军早已越过边境西去了。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孙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对田忌说:“魏军素以剽悍著称,以为我军怯弱,而我们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然后伺机伏击敌人。”田忌连连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便采用了孙膑之计。
根据预定的作战方案,两军一接触,齐军就立即后撤,诱敌深入。庞涓在追赶齐军途中,发现齐军遗下的灶足够十万人吃饭使用,心里不免惴惴不安。第二天却发现齐军的灶减去了一半,他又振作精神,命令士兵加速追赶。第三天,齐军的灶只剩下供三万人用的了,庞涓认为这是齐军不敢迎战纷纷逃亡所致。他骄傲地说:“我知道齐军一向怯弱,你们看,三天之中,逃跑的士兵就已经超过半数!”于是,他丢下大军,率领一支轻装的骑兵,孤军深入,不分日夜地穷追齐军。
孙膑根据庞涓的行军速度,判断魏军在日落后可到达马陵道。马陵道位于两座大山之间,地势险要,树林茂密。孙膑让士兵把树砍倒,横七竖八地丢在路上,只留其中最大的一棵,剥去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孙膑挑选了一万名弓箭手埋伏在附近,命令他们夜间看到火光就一齐放箭。
一切布置停当,夜幕降临时庞涓已率领部队进入马陵道。因为道路被树木阻塞,魏军只得停下来。暮色中,庞涓隐约发现一棵剥了皮的大树上写有几个大字,就命人点起火把,想看个究竟。就在这时,齐军万箭齐发。庞涓自认为败局已定,无法挽回,长叹道:“成全了孙膑这小子的名声。"于是,他手持佩剑,自刎而死。魏军失去大将,顿时乱成一团,溃不成军。齐军乘胜进攻,全歼魏军,并俘虏了主帅太子申。
1.马陵之战的敌对双方分别是()。(2分)
A.孙膑、庞涓;太子申、田忌
B.田忌、孙膑;太子申、庞涓
C.庞涓、孙膑;齐威王、田忌
2.关于孙膑的思维过程,下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减灶示弱→利用弱点→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B.利用弱点→诱敌追赶→减灶示弱→伺机伏击
C.利用弱点→减灶示弱→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3.庞涓在追赶齐军时心里惴惴不安的原因是()。(3分)
A.认为对方兵强马壮
B.认为对方粮草充足
C.认为对方势单力薄
4.根据短文内容推测,孙膑最有可能与下列典故有关的一项是()。(3分)
A.围魏救赵
B.赤壁之战
C.四面楚歌
5.你认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短文内容加以说明。(5分)
八、习作。(30分)
题目:的探险之旅
要求:
①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②②写清楚探险的人物、场景、装备,说说遇到了什么险情,以及怎样解决的。
如果孩子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答疑
或需要答案解析,
请点蓝字:欢乐育儿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