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如画,盆景大赏,养眼

在陜西干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墓(建于年)甬道东壁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实录。宋代盆景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当时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陆游、苏东坡等,都对盆景作过细致的描述和赞美。元代高僧韫上人制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称「些子景」。

明清时代盆景更加兴盛,已有许多关于盆景的著述问世。「盆景」一词,最早即见于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盘余事》。

宋代以来,赏石之风盛行,皇室贵族、文人雅士竞相搜罗,《水浒传》中描写的「花石纲」即为太湖石。在宋代,太湖石就是皇家园林的布景石材,是园林石的一种。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自然形成玲珑剔透,奇形怪状的观赏石。太湖石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或形奇、或色艳、或纹美、或质佳、或玲珑剔透、灵秀飘逸;或浑穆古朴、凝重深沉,超凡脱俗,令人赏心悦目,神思悠悠。它永不重复,一石一座巧构思,自然天成。至明代时,文人生活愈加丰富,太湖石也在文人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松对于中国人来说,寄托了更多的人文意义。明太祖-朱元璋-文集《甘露论》有云:即今洪武八年冬十一月十有八日,诣斋宫,祀上帝于圜丘。当日省视坛场,道经松下,忽见森松极杪,露水凝枝,埀悬上下,有若明珠。初将以为晨露未消,倐蜜蜂交杂,致吾忽然而省,此必天埀甘露矣,试采而啖之,入口,甘如饴糖,诚然天恩下坠。

真柏

此山水盆景具有自然山水的真实性、形象性,在造就的山石上搭配了苔藓和树木,生机勃勃的造景不仅使画面起到烘托作用,也使水石盆景有了更强的生命力。树龄:80年产地:日本

清早期灵璧石立峰

真柏

清早期英石立峰

五针松

清早期灵璧石山子

黑松

清早期灵璧石立峰

五针松

清英石立峰

津山桧

清中期英石立峰

真柏

清中期奇木佛龛及黄杨木观音像

真柏

清中期崂山绿石立峰

寿松

清晚期高翥款清影摇风花梨木挂屏

五针松高cm;宽70cm;直径15cm

清倚云款英石供石摆件带座高:22cm

英石底部刻有篆书“倚云”二字款。原配黄花梨座。

真柏飘长70cm;直径10cm

清白玉雕竹节刻诗文臂搁高:2.9cm;长:12.6cm;宽:5.2cm

真柏高90cm;飘长80cm;直径30cm

清紫檀嵌白玉寿桃纹墨床高:3.5cm;长:7cm;宽:6.5cm

罗汉松高80cm;宽cm;直径15cm

清杨龙石铭竹刻诗文水盂高:3.5cm;直径:10.5cm

赤松高68cm;宽80cm;直径20cm

约50年盆龄:约20年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清早期竹雕亭台楼阁人物故事图山子摆件高:27.5cm

大阪松高75cm;宽cm;直径11cm

清早期竹雕十八学士图山子摆件带座高:18.5cm;高:16.5cm

大阪松高95cm;宽cm;直径25cm

清乾隆造办处作虬角雕松下高士图山子摆件带座高:10.3cm;高:9.8cm

真柏高70cm;飘长cm;直径25cm

雍正七年周芷岩制竹雕仿黄公望笔意山水诗文笔筒高:13.7cm;直径:10.6cm

黑松高cm;宽cm;直径15cm

清早期竹雕松下论道图笔筒高:15.3cm;直径:10.6cm

黑松高cm;宽cm;直径25cm

清竹雕西山狩猎图笔筒高:15.4cm;直径:11.8cm

榆树高70cm;飘长cm;直径22cm

清竹雕松树山子摆件带座高:6cm;高:5cm;长:9.2cm

对节白蜡高cm;宽cm;直径55cm

汉李成发旧藏褐沁玉雕瑞兽挂件高:2cm;长:5.7cm

三角枫高80cm;宽cm

清乾隆李成发旧藏杨季元制彩泥堆绘山水人物紫砂笔筒高:14cm;直径:16cm

刺柏高cm;宽cm;直径25cm

汉李成发旧藏石灰沁青白玉圆勒子长:4cm;直径:1.5cm

真柏高cm;宽cm;直径30cm

汉李成发旧藏玉雕墨浸方勒子长:3.8cm

黑松高cm;宽cm;直径18cm

清李成发旧藏子冈款黄玉雕诗文扳指高:2.9cm;外径:3.8cm;内径:2.2cm

黑松高96cm;宽cm

清早期沉香高浮雕菊石纹杯高:10.2cm;直径:8.2cm;重:g

大阪松高75cm;宽cm;直径25cm

清中期黄杨木雕佛手形虫趣盖盒高:7.3cm;长:16.5cm

五针松高cm;宽cm

清葡萄随形奇木摆件长:13.1cm

五针松高70cm;宽75cm;直径7cm

约75年盆龄:约50年

清早期汪洙制寿山石雕山水人物纹笔筒带座高:16cm;高:13cm

绯梅高80cm;宽90cm;直径10cm

民国蒋荣熙刻花卉诗文六方仿古紫砂花盆高:22cm;直径:15.5cm

梅花高cm;宽90cm;直径50cm

清英石供石摆件带座高:61.5cm

五针松高80cm;宽cm

清灵璧石山子摆件带座高:17.3cm

姬柿高90cm;宽50cm;直径5.5cm

清寿山石雕罗汉清供摆件通高:19.5cm

五针松高80cm;宽cm

民国吴云根制刻梅花诗文紫砂提梁壶高:17cm;通径:14.9cm

茶梅高80cm;宽70cm;直径11cm

唐豹斑石莲瓣纹香熏高30.5cm

五针松高40cm;宽80cm

明铜错金银凫形香熏高19.5cm

榆树飘长80cm;直径10cm

元白玉雕秋山图炉顶高6cm

真柏高40cm;飘长80cm;直径9cm

明原木款黄杨木仿太湖石摆件带座高22.2cm

五针松高40cm;飘长cm

清中期玳瑁镂雕花卉纹盘高4.5cm;直径21.2cm

锦松高80cm;宽cm;直径10cm

明至清灵璧洞石供6.2cm

黑松高90cm;宽90cm;直径12cm

隋石灰石加彩菩萨头像高36cm

刺柏高90cm;宽90cm;直径15cm

清十八世纪木根雕「古松」随形笔筒17.8cm

刻文: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当为明月。古松

大阪松高90cm;宽cm;直径30cm

隋大理石雕双菩萨立像《大业四年六月廿日造玉》款31cm

来源:法国私人收藏(标签)EskenaziLtd.,伦敦

赤松高80cm;飘长cm;直径30cm

清乾隆玉扳指三枚配填漆盖盒盒底书《漱芳斋》扳指2.8cm、2.7cm、3cm;盖盒8.7cm

刺柏高cm;宽cm;直径40cm

清十八世纪褐斑灰白玉松鹤高士图山子高16.8cm

赤松高95cm;宽cm;直径12cm

清十八世纪初竹雕赤璧图笔筒16cm

黑松高80cm;宽cm

十七世纪德化白釉观音菩萨立像《何朝宗印》款高51.5cm

来源:AiméedeHeeren(-年)收藏,纽约PriestleyFerraro,伦敦,年9月香港苏富比售价7,,HKD

五针松高cm;宽cm;直径12cm

约60年盆龄:约30年

明末至清初铜云龙纹炉《大明宣德年制》仿款宽30.5cm

黑松高cm;宽cm;直径17cm

十七世纪紫檀嵌银丝梅竹灵芝纹笔筒「眉公」印13.5cm

诗文:玉蕊浅含骢马色,云芽微度绣衣春。

黑松高cm;宽50cm;直径7cm

宋/金菩萨画像灰泥镜框54.6×36.8cm

黑松高cm;飘长cm;直径15cm

金/元青白玉镂雕空莲鹤楕圆佩宽11.6cm

五针松高80cm;宽70cm;直径8cm

清十八世纪紫檀木雕锦地花卉纹棋盒宽12.3cm

黑松高55cm;飘长80cm;直径10cm

清十八世纪黄玉浮雕螭龙耳洗长17cm

年春香港苏富比成交价:,HKD

五针松高50cm;宽85cm;直径10cm

清十八/十九世纪碧玉荷花洗长18.7cm

博兰盆景61.5cm约八十之龄,枝干庄茁,奇形引思

汉青白玉吊坠长7.4cm

春香港苏富比成交价:,HKD

清奇木清供高.7cm

元玉随形圆雕鱼式镇纸10cm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挖菜窖挖出的明代玉杯,牵出一段离奇姻缘(附视频)

一位日本女藏家,用中国文物撑起了她私人博物馆的半壁江山!

中国的8件文物救活了一座荒凉的美国小城!

8代周天子王陵,国宝文物被外国人盗掘一空,看完心在滴血!

寸土寸金的古墓——庞大家产无人继承,只能将其带入墓中

那些顶级藏家的古玉最终都去哪了?

大云山汉墓出土文物——还原一个极度奢华的王的生活

玉得五色沁,胜过十万金

清宫后妃的极致奢华

捡漏——有“眼”也要有“胆”

匠心独具琢美玉千秋万世不停休

玉藏镰仓悠古砡璜

65件清宫旧藏古玉带你感受灵性之美

美国沉船上打捞出的宝藏,重达21吨黄金重见天日!

考古故事:揭秘百年前红山文化离奇发现史

你不可错过的25件上古之玉

封藏法门寺地下千余年,一套世界惟一珍宝重见天日!

去台北故宫,这些玉器珍品千万不要错过!

百年前外国人影像记录中的清朝皇帝

四个盗墓贼的离奇死亡引出了一座千年古墓!(附视频)

故宫藏宝录,天下奇珍尽在此!

一座吨重的中国古墓竟被搬到外国博物馆,真是令人称奇!

震惊世界的南越王墓是如何重见天日的?

看看古代的吃货们有多雅致

明代茶艺界大咖和他们的壶!

看看这些文房器物,那叫一个雅!

以图为据,古玉之美摄人心魄!

古玉沁色纷繁,如何才能“慧眼识珠”?

一簪一花理云鬓三生三世情意浓

清朝珠宝就这么潮了,让我情何以堪?

千古“饰”变

玉得五色沁,胜过十万金

汉代玉器赏析

哪些人,才是真正的古玩鉴定家?

皇家奢靡——故宫御用金银器赏析

仗剑天涯玉作伴——古代玉具剑赏析

破茧成蝶——玉韘演变之路

一灯照破千年暗——古代烛台之美

高清大图下的古玉纹饰——每一眼尽是沉醉

微距下的高古玉

青丝渐绾玉搔头,簪就三千繁华梦——明代发簪赏析

马未都:私人藏品全部捐出,一件也不留给儿子!

中国绝美配饰——点翠

郭沫若力主挖掘定陵,制造中国考古史上最大灾难

楚玉作证带你回眸先秦璀璨文明

各大知名博物馆藏精品欣赏(80张精美图片)

温婉之美和切身之痛——流失的国宝

案头青松绕,掌中美扇摇---精品扇面与盆景赏析

中华之殇——美国史密森机构收藏的中国国宝

从巴黎芳登广场穿越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法国古董珠宝

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

史海寻珍---从紫禁城到海上丝绸之路

曾侯乙墓出土玉器合集——感受战国时期的辉煌

东陵大盗秘密档案:80多年前,孙殿英盗清东陵全过程揭秘!

未解之谜:多尊古泥塑藏身陕西水陆庵余年,表情无一雷同

揭秘收藏大咖马未都的十件顶级私藏,件件都是无价之宝!

民国最精致女子:此后再无大家闺秀

57岁北漂,67岁买房,83岁当爹,从木匠到巨匠,解读齐白石的时代

阅不尽春秋风韵赏不完高古美玉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eng08.com/ajyzyj/32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