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作为一项夯奠生命因子福祉的大语文活动,离不开创设与之相适应的阅读环境,离不开为孩子提供浸润书海的机会与条件,离不开阅读策略引导者的实施。为推进“书香校园”工程,武陵区紫菱小学建校之初,就以“诗润童心踏歌而行”为办学理念,以课程和活动为载体,以诗词、书画作为学校的双翼,积极打造一所飘溢书香、流淌诗歌的学校。(师生共读氛围浓)(“穿越经典”阅读活动)校园之美:眼到之处皆可读“我们要打造一个让孩子随时随手都能拿到书、看到书的校园,图书馆就在孩子的身边。”让阅读成为紫菱孩子们的信仰,让好书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走进紫菱小学校园,一进门就是一个开放阅读区:这里有“诚信书吧”“阅读分享树”“点亮心灯”照片墙等等,全部是开放式、流动式的。学生们将自己喜欢的书、读过的书放在这里,与同学分享、交流、共读。走进教学楼,教学楼的连廊很宽很大,每层楼每个教室外都有各具个性的书架,摆放着有绘本、文学、数学、天文、科技方面的书供学生随时阅读。教室里班班都有图书角,同学们下课后,可以选择足不出“户”在教室里看书,也可以信步走到教室外书架上看书。只要想读书,随时随地在都有书相伴。教师之美:职业成长共阅读“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紫菱小学全体教师一直坚信,想要孩子爱上阅读,最好的榜样便是老师。因此,学校以“一宽讲堂”为平台,带领老师们同读一本书、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如今年开学初,老师们选定阅读带头人,带领全体教师一起研读《论语》,并通过“一宽讲堂”的讲述交流,感悟、成长,让老师们感受到教育观念的更新、精神的洗礼,达到了交流共享、互促共进的目的。今年,我校青年教师王晓燕通过学校“一宽讲堂”阅读、讲述活动的磨炼,在区级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通过选拔成为区级语文学科带头人,在国培活动中不断获得专业成长。同时,我们将阅读列为校本资源,开展课题研究,围绕校本教材和课程开展阅读活动。学校组织编印了校本教材《古诗考级教学校本教材》,创办了“紫菱花开”读书专题校报。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年我校申报了市级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古典诗词进校园方法与途径的实践研究》。将阅读做为校本资源,设立校本课程,保障阅读有时间。学校安排了晨诵、美文午读,在校本课程中设立了阅读课,每周一节。阅读课分以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交流课、读物推荐课等多种形式不同主题呈现。学生因此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平均每个学期不少于五本。在老师和学生中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沙龙活动,确保了师生读书有时间,交流有平台。学生之美:活动展演助阅读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是紫菱小学师生的欢庆日。今年学校以“文明武陵,阅读悦美”为主题开展的阅读嘉年华活动,让所有的家长和孩子们都感到新颖快乐。阅读活动全员参与。分为两大板块:一是阅读活动全展示。有“穿越经典”的读名著、角色体验;有围绕“读万卷书好还是行万里路好”进行激烈辩论的辩论赛;有课本剧《晏子使楚》,诗朗诵、音诗画……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穿越经典”。五年级的女足队员张雅亿自告奋勇扮演宋江,为了扮演好这个角色,她按照学校要求认真读完了《水浒》,为了更加接近角色,她和爸爸还在网上专门定制了棉麻的衣服,看电视《水浒传》,不断揣摩宋江的语气与神态。她的认真与家人的全力支持,让她的现场演绎惟妙惟肖,获得一致称赞。8班的李宗泽通过扮演《红楼梦》里的宝玉,他兴奋地说,通过角色扮演,让我喜欢上了阅读经典,觉得特别有趣,也真让我永远难忘。嘉年华活动第二大板块是阅读体验馆。阅读集市、朗读者、身临其境、创作吧、跳蚤书市等7个体验馆,根据不同的主题,通过全员参与、师生互读、亲子共读等方式,紫菱师生将书香校园的韵味一一呈现。一切从儿童出发,构建大阅读课程,开展特色阅读打卡活动,鼓励孩子在家阅读,为坚持打卡的孩子颁发“阅读超人”的奖状。久而久之,孩子们逐渐在阅读中找到了乐趣,并养成了每日阅读的习惯。让孩子们一走进校园,就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将会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家庭之美:亲子陪伴爱阅读紫菱小学利用家庭微课堂的方式,充分利用家委会的力量把家长们凝聚在一起,确保一期开展一次团体班级亲子阅读活动,如走进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或者带孩子到书店一道买书、看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休闲时尚,并且用镜头记录家庭读书活动的精彩瞬间,体会阅读之美,推动校园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力倡议亲子共读活动。同时,我们向家长倡议:争创“书香”家庭,做到“五个一”,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写一篇读书心得,确立一条家庭学习格言,家长与孩子进行一次学习交流(谈心或分享学习成果),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们每天都尽量能抽时间陪孩子看书,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同时通过亲子活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家长育儿观念,营造良好阅读环境,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促使孩子健康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学校可以什么也没有,但只要有图书馆,就可以称之为学校。”我们努力让阅读的种子在紫菱校园里生根、发芽,让阅读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让这里的每一个生命充盈着书的芬芳和甜美。(孔永平)[责编:鲁融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