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只有5分钟。在这5分钟里除了金句不断,还能运用枯燥晦涩的解说词迎合观众的品位,吸引到一些本来对文博不感兴趣的观众。小编今天把已播出的前3季解说词整理了一下,从中挑选出一些精彩部分分享给各位。
▼
0
托古喻今
从历史碎片中看到我们的前进的脚步,并通过文字表述出来。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
我们哭着降临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
在这些无数的疤痕中见到了—个又一个历史的细节,在这些星辰般的碎片里看到了人类在苦难中前行的脚步。
⊙洛神赋图:
命运恰如潜流,动无常则,进止难期。
⊙二十八宿圆盘圭表:时空,仍在满天繁星中延伸。太阳,不过这两千亿颗亮点中的一粒,天行有常,周而复始,如期而至,是为天地之信,以利万民。
⊙云冈昙曜五窟:
就在此刻,就在这里。世界被不同的文明雕刻成此刻的样貌。不同的陆地、海洋、山脉、湖泊、城市、村庄,人们的肤色、眼神、笑容……相遇一刻,生死一刻,聚散与悲欢的一刻,共同雕刻着人类的故事。
⊙何尊中国,三千年前,被镌刻于方寸之间,深埋于地下,三千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这泥土连接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它命名,叫做中国。
⊙里耶秦简:那时的小吏与平民,仍存在于尺牍,可以阅读,可以理解,可以想象,可以在尺牍之间,看到那些被秦时明月照耀过的生命和时光。
⊙花树状金步摇:只有美,不经意间越过了边境。看见美好,美好就会路过这片土地。路过西亚平原时花开,路过东亚深林时鹿鸣,路过不同的姓氏与国别,路过千万河流与山前。盛宴人来人往,总是紧急散场又热闹开席。
⊙秦始皇陵铜车马:背倚死亡,图谋远方。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词壶:当一切归为尘土,谁能证明普通人曾爱过。
⊙木雕双头镇墓兽一呼一吸间,镇墓兽已存在两千年,以木头和动物的角质,对抗时间的销蚀,依然完好,与天空并肩,和星辰同行。02
赋予价值
.对于自我价值的诠释
⊙唐代仕女俑:作为一个每天都在努力减肥的胖妹,我曾梦想生活在大唐,但后来才知道:只是那时自信,那时自在,那时是以想胖就胖的自由为美。
大唐,之所以是我心心念念的大唐,正在于你不用投他人所好地成为自己。
⊙陶鹰鼎:陶,是时间的艺术,泥土太干则裂,太湿则塌。为了成就一件完美的陶器,匠人们需要等,等土干,等火旺,等陶凉。今天的我们,总感叹生活太快,时间不够用时,六千年前,古人就已经教给我们,如何与时间融合,如何与时间不较劲。
⊙霍去病墓石刻:石不朽,磐石之志永存。亦如闪电的生命,在大地上消失的那一刻,石头里的生命,浮现出来。一块岩石刀刀划过,时间在他们身上碰撞,便镌刻出了故事。
⊙太阳神鸟金箔:太阳神鸟,20克黄金里的宇宙,在这0.02厘米厚度记录的宇宙时光里,我们如一粒微尘般存在。
⊙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两千年的时光是一片沧海,壶身上的桑田,茂密如初。
2.又或者是跨越千年的对视
⊙阿斯塔那俑与文书:虽然世事如苍狗,生命终凋零,但在无常中去追求永恒与绚烂的生命伸张,却保存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极目不见故土,抬头却是同一片星空。
⊙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犀尊送走了犀牛,比血管更古老的河流,流淌在比国家更古老的土地,过客来来往往,相视一笑,万物有灵犀。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儒家、道家孔子和老子,他们的哲思,就像两条河流,它们交汇,它们奔腾,它们也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孔子和老子的相遇时刻都在发生着。它就是你和世界的相遇,你和自己的相遇。
3.有时又是千年呼唤终成歌
⊙三星堆青铜人像:与他们对视,那些超越语言的心动,也许就是隐藏在我们生命里的谜底。我们是人,我们站在这里,也站在地球上。
⊙婆罗钵文字锦:世界文明犹如缤纷多彩的丝线,广袤山河仿佛从未停歇的织机。在东风和西风的吹拂下,编织至今,经与纬,古与今,在沙海古道上,我们看到了你,也遇见了自己。
⊙人头壶: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颗心跨越时空,望见生命的力量之和。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
⊙贾湖骨笛:穿行在骨笛孔洞之间的,是九千年前人类的呼吸,那是文明的先声。那时风动,此时心动。
03
外形描写
⊙红山玉龙:五千年前的风早已止息,而它还保留着在风中的姿态。
⊙良渚玉琮王:谁能读懂这双眼睛,它仿佛从人类古老而幽暗的意识深处,穿越而来,无声地述说着先民的爱,恐惧与信仰。
⊙殷墟嵌绿松石甲骨:此刻,我们写的横竖撇捺,曾经一笔一划地刻在骨头上。因为刻骨,所以铭心。
▼
类似许多开篇就让人上头的小说开头,《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开场白,自一出场便直抓目光:
你来自泥土,头微微扬起,仿佛仰望天空。
六千多年过去了,我们进食、生存、繁衍,不断进化。
而今,凝望着你。
我们仍旧在思索这一切的意义。
一字一句,用第二人称的口吻,帮着文物讲述着它们曾经经历过的沧海桑田:
无论有多少相似和不同,每个文物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着,与天空并肩,与星辰同行。即使相隔千年,抬头却是同一片星空。
如果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文字,句句珠玑:在短短5分钟的时间里,讲出每一个文物的历史背景、外形、制作工艺、材质,并与当下价值进行融合直至升华。
可能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华服琳琅,面具各异的人群追逐着流动的光影,像海中鱼龙般,徜徉在无极的快乐中,俗世生活的斑斓,与信仰世界的叠加,生成极乐幻境,天人如世人。
责编:董硕审核:韩志金
来源:广告圈头条、文案发烧友
推荐
利润首破6亿的新华报业今年怎么干?不能守着金饭碗却抱不了金娃娃春已至,冬奥时,看这些报纸如何共襄冰雪盛典?政务新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破解建议不要错过,《中国报业》年度月上半月目录抢先看!我国报业展露五大发展趋势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新闻发言人名录公布!年宣传思想工作综述以事实为依据,这是全球媒体人的基本准则何平、刘思扬是如何写出名篇《在大海中永生》的?坚守“开门办报”传统拓展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扬州日报》的这些“战疫评论”引爆了舆论场~新闻人这篇文章带你读懂百年来第三个历史决议重磅发布!95件作品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大奖”从留言评论中寻找媒体转型新可能
中央编办批复成立的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有啥不一样?订阅《中国报业》杂志: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