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荷包蛋妈妈。
今天是我们中国风游戏的第二期。还记得上一期的筷子搭桥游戏么?
临近年关,既能开发孩子智力,又能传播我国传统文化,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今天我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国风小游戏呢?
看蛋姐这一身古风装扮,是不是粉嘟嘟、很美呢?赶紧跟着她一起来揭晓吧~
投壶
古代有客人来访时,大家都玩什么活跃气氛呢?不出门时,他们又玩什么打发时间呢?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第一个传统趣味小游戏就是:投壶。
投壶最早起源于射礼,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都会宴请宾客射箭。
但是由于射箭对场地的要求比较高,并不是所有宾客都会射箭,于是就简化成投壶。
后来逐渐成了平民百姓的一种娱乐消遣,唐宋时期格外流行。
制作投壶箭
精致版:
(闪光卡纸做箭头和箭尾、彩色卡纸做箭身,这样才漂亮)
简易版:
(一张卡纸、一根筷子就能做一支投壶箭,很适合小孩子操作哦)
最早的投壶一般有三个壶口,中间口径较小,两边口径较大。(考虑到蛋蛋还小,选了一个花瓶代替)
比赛双方各有八支箭进行投壶,看谁投进去的箭比较多,投中较多者获胜。
我和蛋蛋各自用自己制作的箭比赛
一般在古代,投壶输了的一方就要罚酒,我把酒换成了水。你们猜谁喝的最多~
射覆
在没有电视、手机的年代,猜谜游戏也深受古人们的喜爱。
射覆,就是一种古代“高大上”的猜谜游戏。
射覆最早是指用占卜的方式,猜瓦罐、盆子下面盖着什么东西。后来逐渐演变为:盖住某件物品,然后出谜语,让对方来猜。
《红楼梦》里就还原了射覆的全过程,先来带大家感受一下:
探春便又说了一个“窗”字。宝钗一想,因见席上有鸡,便射着他是用“鸡窗”、“鸡人”二典了,因射了一个“埘”字。探春知他射着,用了“鸡栖于埘”的典,二人一笑,各饮一口门杯。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先出典故,再用典故去对,没点文化真的玩不了。所以,我改良了一个儿童版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儿童射覆三步曲
第一步:盖住想让对方猜的物品,这次我选的是一把美美的扇子。
第二步:出“谜语”。根据对方的理解能力,决定难易程度。
我出的谜面是:
“冷时是把尺,热时半个圆,凉快过夏天,冬天看不见”
第三步:猜谜,根据谜面给出的线索,猜出谜底所在。
第四步:答题。猜谜者用另一个谜面来回答出题者的谜底,如果出题者认可,则过关。(可惜没拍到蛋姐用手模仿扇子的动作)
这个游戏的魅力就在于,大家可以自由控制难度,所以对于孩子思维的锻炼也是全方位的哦。
斗草
很多宝妈后台留言说,冬天带孩子出去不知道玩什么,没一会又跑回室内了。
但其实在家,我们就可以玩一次古人常玩的游戏:斗草!
斗草有"武斗"与"文斗"两种:
武斗:
比赛双方各自采摘有一定韧性的草,将两根草勾住用力向反方向拉,谁的草不会被拉断,就算谁赢。
蛋姐选的草更有韧性哦~
文斗:
就是对花草名,女孩们采来百草,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谁采的种类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便赢。
《红楼梦》里也有“斗草”的片段:
香菱和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突然豆官说,我有姐妹花,这下把大家难住了,香菱说,我有夫妻穗。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大家别小瞧蛋姐,平时我教她认识了很多植物,所以她找来了很多和我对峙。
“我有桂花”“我有银杏”
“我有樟树”“我有冬青”
最后是蛋姐赢了,因为她找到了一种我没有找到的“红花檵木”。
既能教孩子认识植物,还能训练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坚持玩下去,相信一定会很有收获。
好了,今天的古风小游戏就玩到这里了。你学会了吗?
今天的信息量有点大,需要收藏起来慢慢消化哦,最后放上两张蛋姐的古风美照给大家养养眼吧~
喜欢请记得转发分享,或者点个在看”和“赞”,给蛋妈一份鼓励,也给养娃道路上的自己,鼓劲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