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科湿疹医院 http://m.39.net/pf/a_9133613.html
?
?编者按??注重文献收集和整理是我们的传统,注重田野调查和实地考察也是我们的传统。年下半年,黄荆先生带领我们参观珞珈山,调研珞珈山民间文学生态,历时大半天,取得丰硕成果。而导师则撰写了一百篇哲学笔记,供我们阅读。本期推送的就是我们的调研记录及学术思考。
华中师范大学:卢阳新目录
1、丁南海散文三篇2、王鲁山散文三篇3、卢南宁散文三篇4、祝竹溪散文三篇5、汪纪南散文一篇6、黎越溪散文一篇7、孙江夏散文一篇8、成咸宁散文三篇9、王芜湖散文三篇10、沈云梦散文三篇11、卢阳新散文三篇丁南海散文三篇
修身治学立人参文悟世醒道
丁南海
一百条哲学笔记,总体上分为七类:第一类,教学的技能、策略与艺术。第二类,学术的思考、积累与规范。第三类,写作的习惯、敏感与拔高。第四类,做人的品性、格局与胸怀。第五类,工具的使用、价值与反思。第六类,生活的经营、维护与保障。第七类,教育的认知、提倡与改革。第一类,是作为研究生当下学习及以后工作的必备技能,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讲究技巧与策略,不必也做不到面面俱到。有重点,有难度,有厚度,有技巧,有节奏。第二类,是哲学笔记中的重中之重。之所以反复提,是有些人没有听,或者听了也没有认真思考。学术规范是一个恒久且时刻警促自身的原则,如何写、如何表达、如何兼顾篇章布局、如何使用分级、如何前后对应、如何使用标点、如何写结语、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等等,接近六十条都详尽陈列,尤其是针对学位论文规范才陈述,相当到位,也是老师反复提及的原则,务必牢记在心。总结起来,就是要写得顺畅、写得规范、写得有趣,文从字顺、逻辑通畅、文采盎然,做到这三点,能保证论文总体上立得住。然后逐步落实到实处,哲学笔记已讲得十分清晰。
第三类,是要鼓励大家多创作,作品创作激活思想与思维,要尝试不同文体的创作。
第四类,是学会如何做人。人不立,一切不可谈。不做坏人、小人,修身养性,要有宽广的胸襟,要有远大的格局,才能对得起天地。
第五类,学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