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最近这段时间读了高杉自子老师的《幼儿教育的原点》这本书。本书从幼儿教育的特质,游戏,幼儿园生活,计划制定,家园保育,教师成长等几个方面做出了阐述,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部分是高杉老师对幼儿教育的特质,游戏,幼儿园生活等几个方面的理解。
一、幼儿教育的特质
高杉老师关于幼儿教育的基本思想是理解幼儿,在她看来,幼儿是保育的主体。也就是说,幼儿在不断地自我认识、自我挑战、自我更新、自我形成,教师的职责是给幼儿的自我创生与自主发展提供适当的援助指导。为了使幼儿园的生活能够丰富而快乐的开展,教师应该基于生活的实质灵活的运用多样化的方法与形式。这就要求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理解幼儿,把握每一名幼儿的心理活动,发现每一名幼儿的长处,而且,要给幼儿温暖的关怀,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不是把幼儿圈定在教师预设的框架中,而是接纳幼儿内心的想法及其行为。当幼儿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或者固执行为时,我们不要去斥责,要相信每一名幼儿的固执行为对其来说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并把幼儿的固执行为当作幼儿心灵之声的信息来接受,幼儿才能敞开心扉去挑战新的事物。
二、在游戏中提供支持
高杉老师告诫说,孩子们正面临着游戏消亡的危机,而且,教师自身也缺乏丰富的游戏体验。对于“什么是游戏”这一问题的追问,高杉老师坚守孩子的立场指出:“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必不可少的。”既然游戏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就需要明确游戏的必要性及其在教育中的地位。特别是确认幼儿园教育是通过游戏活动来进行的教育这一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杉老师在论文中强调,只有幼儿教育能够守护游戏,说到底,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认识到游戏的重要性。为了明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仅仅延长游戏活动的时间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细心地观察幼儿的游戏,把握幼儿的心理需求,合理地创设环境,否则,就无法丰富与发展幼儿的游戏。并不是说只要幼儿玩游戏了就好。关键是要看在游戏中幼儿积累了什么样的经验。
三、与孩子共同开创幼儿园生活
在保育界,长期以来一直强调与孩子共同开创生活的重要性。高杉老师指出:“幼儿充满生命活力的状态,与教师的态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潜台词是说把“与孩子共同开创生活”这句口号落实到保育实践中去是很艰难的。高杉老师认为,幼儿园的生活应该是幼儿自发的自我扩大活动。如果教师自身都没有生活体验,那么,就不可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从物质的、精神的方面给幼儿在园的共同生活创设良好的空间。当孩子出现拒绝入园等问题时,不要简单的把责任推给孩子,指责孩子缺乏适应能力,而应该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关怀与温暖。
在阅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时,我常常会问自己:如果我在教育现场会怎么做呢?在阅读高杉老师与孩子们的对话时,我多次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收获的不仅是教育方法和技巧,还有高杉老师睿智的思考与智慧的处理方式,始终滋养着我的心灵,使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