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孩子的生活体验有限,阅读可以培养他们观察和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
——《成长》栏目特聘心理专家马勇
”
本期节目简介
一年一度的南京图书馆优秀读者评选活动正在进行。现在的孩子们都喜欢看什么书?对于红色经典书目,他们怎么看?阅读有什么小妙招吗?本期《成长》走进南京图书馆,与小读者代表们分享阅读感受,在阅读中成长。
视频
《在阅读中感受世界》
马勇
《成长》栏目特聘心理专家
我妈妈变成了“大怪兽”
王子一(南京市郑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学生)
王子一年借阅了多本书,当选年度南图优秀读者。她的书单中,有一本《少年英雄王二小》,虽然才8岁,但是看到年仅13岁就牺牲的王二小,子一很震撼:“我觉得他机智,能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他又很勇敢,遇到危险不慌张,从容面对。”
子一的阅读小妙招是:1、先看目录,从喜欢的章节入手,一个让自己入迷的故事会让人喜欢上这本书;2、如果有同一作者或者同一系列的书,可以一起阅读。
谈及最想送给妈妈的一本书,她希望是《我爸爸变成了大怪兽》。“在我写作业的时候,妈妈的头发会竖起来,有时候还会觉得她头上在冒火。当她在单位受挫,妈妈还会对我发火。”
专家说:
子一第一次当着妈妈的面,描述妈妈发火的样子,可能会让妈妈一时接受不了。但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能预测、判断、描述妈妈的情绪,这是大量阅读带来的效果。
一个孩子的生活体验有限,阅读可以培养他们观察和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
希望妈妈能换位思考
张俊驰(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学生)
今年寒假,张俊驰借了4本红色经典书目,书中的小主人公都和他差不多年纪。跟随文字,他和小主人公们一起冒险,打败敌人。这让平时很少有机会去户外的俊驰大呼过瘾。
俊驰最想送给妈妈一本《汤姆·索亚历险记》。他希望妈妈能像书中主人公汤姆的姨妈一样,学会换位思考。而现场妈妈讲了一件此前在他们中引发过矛盾的事。俊驰喜欢放学后逛商店,买各种各样的修正带。而妈妈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其实妈妈观察后发现,俊驰对齿轮很感兴趣,他甚至帮全班同学都修过修正带。这次交流让俊驰对妈妈刮目相看。
专家说:
红色经典书籍打动和感染了每一代人。在和平年代,孩子们阅读这类书目,可以在故事中有更多想象空间,跟着主人公一起去“冒险”。
俊驰和妈妈现场释然的画面,让我们看到,改变可以慢慢来。每天设置一个无障碍沟通时间,亲子双方说出最想说的话,尤其是家长要及时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孩子被充分理解的愉悦感是他应得的。
原标题:《成长丨在阅读中感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