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读书笔记也能搭建阅读与写作间的稳固桥梁

01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这句话想必大部分人都听过,但真正照做的又有多少呢?其实这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养成一个好的阅读写作习惯也能让我们受益匪浅。就拿这句话的出处来讲,这句话其实是出自徐特立老先生对自己孙女禹强的教导,由于禹强上小学的时候十分惧怕写文章,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文章老师也觉得内容枯燥,词句贫乏。

爷爷徐特立知道孙女的烦恼后就告诉她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需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也能学习到别人的写作经验。而多写,则是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下功夫多实践。除此之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边想边记,经过不断的积累和练习,写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总校区上课实况

02

现如今有很多家长也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自家的孩子书也读了,该记的也记了,可等到提笔写作的时候却十分困难?其实这个现象非常普遍。学龄期的孩子作为一个初学者,无论是收集提取信息的能力,还是阅读理解的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很多时候孩子看似坐在那里认真阅读,但其实真正吸收的内容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很多信息也只是在脑海里一闪而过,放下书,压根儿什么也记不起来,更别说在写作的时候能灵活运用了。

因此就需要让孩子提升阅读效率,加强写作的实践性。而写读书笔记可以说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颗“灵丹妙药”。读书笔记能让孩子在阅读的时候不但通过眼来读取信息,更可以通过书写加深对关键词句的印象和理解,从而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并且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练习也能逐渐提升孩子对阅读作品的辨别和欣赏能力。

总校区上课实况

03

那么应该如何高效地利用读书笔记来为写作推波助澜呢?下面有几点同大家分享。

1.让孩子自主选择笔记工具。

让孩子自主选择用来当作读书笔记的本子,这样能加深孩子对写读书笔记的认同感以及重视性,提升主动性。

2.规定笔记数量和字数要求。

最好随读随记,有助于习惯的养成。每篇字数可控制在字左右,既能起到积累的效果又不会为学生造成太多负担。可根据学生年龄和能力适当调整。

3.笔记内容采用摘抄+感悟的方式进行记录。

孩子可以在阅读的同时提取自认为内容精彩,描写精湛的词句段落,并且可根据今日的笔记或者阅读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心得体会,可以是一段简短的感悟也可以是对文章的分析。

4.记录形式多样化,调动感官。

白纸黑字往往容易造成孩子视觉疲劳,降低学习效率。而采用不同颜色对笔记进行修饰,标注,往往能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加深记忆并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提升创造和审美水平。

5.互评互鉴,学习共赢

将自己的读书笔记与老师同学分享,并分别由老师和学生给予评语点评,指导。《全能力作文阅读》也采用了这样的互评方式,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但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反馈与启发性的专业指导更能与小伙伴们交流互鉴,通过点评别人的读书笔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发现别人文章中美与不足,更能从他人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以及有所欠缺的地方从而加速成长,起到一个学习共赢的效果!《全能力作文阅读》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不仅用眼读,更要用脑用心读,让孩子对事物的整体感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读书笔记就像是一座桥梁,搭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畅通道路。让二者不再隔空相望,对于学龄期的孩子,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无论对今后阅读还是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是一条相对高效快捷的方式,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也需要不断的坚持与实践才能让你出类拔萃!

《全能力作文阅读》启蒙班结课合照《全能力作文阅读》基础班结课合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eng08.com/azyjjg/34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