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一景一世界,半农半艺半神仙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小胡的朗读音频

如果你已习惯车水马龙的城市,通宵不灭的霓虹,又或是歌舞升平的迪厅,可能下面的口味不太对你的胃口——

客舍青青柳色新

近日事情有点儿多,在家关了快一周,都不知外面究竟是雨是晴。

今儿得闲,一早强哥就给我打了电话,说是有个地方我肯定会喜欢。

也好,既然他的语气那么肯定,那就去看看也好,反正我也该出去透透气了,关键是路的那一头,没准还真有惊喜等着我。

路是绿的,心也是,只是更透

一路上阳光透过车窗把皮肤晒得透透的,心也是。

路两旁全是刚抽芽的树,油菜花铺了一地又一地,这路啊,像条缎带,我的车就是陀螺,任凭这条缎带把我往哪儿引。

园林尽日开图画,丝管含情趁艳阳。

拐了几个弯,走走停停,才到目的地。

倒不是路难走,而是路两旁的花田太多,到一地儿,停一下车,拍会儿照,确实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日出江花红胜火,可爱深红间浅红。

此去的目的地是观胜镇的严家弯湾,自然也见到了强哥,电话里他可是说了这地方我肯定喜欢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反而淡定了些。

心想:我哪有那么容易就肯定喜欢的?走着瞧。

我问:叫严家湾就顺口,干嘛还两个wan,而且字还不同?

严家弯湾:川派盆景民俗文化第一村

他解释说:这个林盘住的多是严姓人家,即使有其他姓也是由这个严姓延伸出来的,也就是我们这里说的上门女婿。

那为什么是两个“wan”呢?这解释挺有意思:

曲径通幽,小亭依翠。

第一个弯是因为这个林盘弯路挺多,差不多要经过三弯九倒拐才能走完(来的时候,我已经领教过了,不过确实有意思,曲径通幽嘛);

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这个院子是以盆景苗木为主,造型以“弯”为特点,川派盆景的造型则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著称;

一盆一景一世界,半农半艺半神仙。

而第二个“湾”自然就和水沾边了,因为有一条沙沟河穿林盘而过。

我们边走边说,不一会儿就到了那个林盘,放眼望去,心里确实一惊,这儿满足我对村居的所有想象——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绿树环绕,一片瓦房,一个小院,一个花圃,几盆花草;

夫妇躬耕,一垄菜地,一个茶室,一个书房,几只猫狗。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而我梦想中的生活日常就是看书,听音乐,闲暇修剪花草,完了逗会儿小猫小狗,或去房前屋后的菜地里干点农活儿。

相识于萌芽,相伴于风雨。

地无需多大,只管肥沃,每季的每种蔬菜都可以种上10来棵就行,只要能把一家人一年的蔬菜供足,再送点给朋友就好。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如果有朋友也喜欢宅,也不那么钟情喧哗的大都市,这里可能也适合你。

正如强哥所言,我还真是喜欢这里:它既没有一成不变的风貌,也没有“高大上”的胁迫感。

雨来看亦好,况复值初晴。

大多的房子还是老旧的,围墙是镂空的,蔷薇蔓延,邻里往来,吆喝一声便可。

此情此景不就正是《客至》里面所描述的吗?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刚到林盘中间他接了个电话说是有点事要处理,要我随便逛逛,他就走了。我也图个自在,踱步乡间,寻找属于我的小天地。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家看看,那家转转,不为别的,只为围墙镂空图案里的一排排盆景。

到了一户人家,见里面桩头挺多样,我便大着胆子推门而入,家里很静,我正要拍照,却在墙边发现了正在修剪罗汉松的主人。

此时无声胜有声

他和我相视而笑,我说明来意,他说了句:你自便。便低头搞自己的创作了。

他做他的,我拍我的,各得其乐,互不打扰,也正因为如此,空气里才弥漫出一种难得的默契与美妙。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大概一刻钟后,我出了门,便来到了一条石子路上。

漫步在林间散落的小巷,浸润着乡间特有的芬芳,总觉人生精彩而绵长。

路的尽头有什么呢?

或可遇上田间农忙刚回的大婶,门前藤椅上摇蒲扇的老太,或是乡间收破烂、卖麻糖的老头......

总之,这条曲折的石径总会带给你意想不到惊喜和期待——

没准儿拐个弯就会遇见卖麻糖的哦

抬头望去,路的尽头一片苍翠,似有鸟鸣声,循声而去,眼前豁然开朗,恍如梦境:

树影婆娑,一条明镜儿似的河流嵌在树干草丛中,没一点儿水流的声音,唯独树影不增不减地倒映在水里,树丛里全是蝉鸣鸟叫,也无来人。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我自问:这究竟是精灵制造的幻境?还是魔神布施的迷阵?

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到热带雨林里,久久没回过神来,要不是强哥打电话来提醒到饭点了,我都还在那里发愣。

迷醉在这个幻境里

原路折返,又从深邃神秘的大自然回到了弥漫着浓浓人情味儿的小院里,自然和人文的切换竟是如此之快。

今天真是饱眼福了,得亏了强哥,还给我点了这儿地道的土板鸭和石磨豆花儿,特别好。

据说这是以前知青住的地方,特古老

吃饭的时候,他还跟我说,你想不想体验一下鱼儿抢食的感觉,我自然是求之不得,随他安排吧。

五分钟的车程我们就到了观赏鱼养殖基地,基地的老伯给我们满满一碗鱼食,我端食,他击掌,一瞬间的功夫,各色鱼儿便飞奔靠前(用“飞”一点都不夸张),抢食太激烈了。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

真有一种“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的感觉,只不过不是黄童白叟聚雎盱,而是一群潇洒美少年而已。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这一天真的赚了,赚的可不仅仅是眼前一亮,还有心里无数的“啧啧慨叹”。

这个弯湾我确实喜欢,我还会再去的。

参观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eng08.com/azyjjg/31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