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27日,南通普贤禅寺四众弟子发心援助武汉的救援物资已陆续运抵石观音寺。物资包括:防护服、护目镜、口罩、医用手套、消杀用品、中药材、大米、面粉、杂粮、挂面、粉丝、干货、豆制品等。
物资运单号详列如下:
顺丰
SF6
SF2
SF9
SF4
SF4
SF2
SF3
SF3
SF3
SF3
SF6
SF3
SF5
SF8
SF8
SF3
SF3
SF3
SF4
SF3
SF2
SF3
SF1
SF3
SF7
SF3
SF4
SF3
SF3
SF3
SF2
SF3
SF0
SF3
SF***SF3SF298SF3
SF304
SF3
SF313
SF3
SF322
SF3
SF331
SF3
SF340
SF3
SF359
SF1
SF4
SF2
SF6
SF3
SF4
SF5
SF3SFSFSF3SFSF5SF2SF4SF5SF1SF2SF1SF464SF1SF473SF1SF2SF3SF1SF482SF7SF3SF5SF1SF491邮政************(运输途中单号受损)116668773111666877311************(运输途中单号受损)580172034139379493111897509403531139970153113997001南通普贤禅寺丨简介
寺院概述
据史料记载,普贤禅寺建于明代。峨嵋山地名的由来有一段传奇的故事。隋朝末年有一陈姓盐主,于通扬运河私设关卡征收过往运盐船只的盐税,操纵当时的盐业市场且代代相传,并于此地建一宫殿,相传为寺院“金銮宝殿”的前身。
唐高宗李治登基之后,其师僧伽大师来到长江出海口狼山上建寺,治水有功,被称为大势至菩萨的化身。当年有僧自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上山拜会僧伽大师。奈何无缘,大师远游未归。其僧下山,乘船从塅家坝上岸,但见北方有红光降临,疑为大师行迹,即一路向北追赶。不幸被风雪夜所困,寻至此大殿处安住七日。或有人问,唯答“峨眉山僧”,此地因此被称为峨嵋山,后人传说此僧为“普贤菩萨”化身。
明朝明成祖时,通州太守冯大球因铲除当地盐霸有功,特被恩赐太守府前立双面旗杆,此为南通市内“冯旗杆巷”之典故。冯太守为保一方百姓平安,特启请明成祖于峨嵋山建寺,成祖欣然应允,并赐匾额“普贤禅寺”。寺兴于明代,毁于民国战乱。于年重建,定一老和尚受邀前来担任住持,于断壁残垣中艰难复兴。
寺院中有一罗汉松,是普贤禅寺幸存的历史见证。经过岁月的蹉跎,罗汉松本已残枝枯萎。老和尚住持重建的第二年,原本枯死的罗汉松竟然重现生机,新枝萌发,一派盎然。
讲经弘法
本寺现任住持方丈能忍大和尚,祖籍江苏如皋。年礼定一法师出家,年考入北京中国佛学院。年留学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研究生院,获得文学硕士学位。能忍法师将弘法利生做为至高的使命追求。
曾经任教浙江舟山普陀山佛学院,执鞭10年,曾担任教务长、副院长等职。在佛学文化研究方面造诣颇深,教内有“楞严王”之美誉。年奉剃度恩师慈旨,回到普贤禅寺领众。几年来,他亲自主持规划施工,率众节衣缩食艰苦复兴,为中兴道场付出了大量心力。
能忍法师每周日下午2点半定期在本寺讲经弘法,殊胜难得,正法光耀。
法师讲解的《金刚经》《楞严经》《六祖坛经》《修心决》等以其独到的见解,引用经典事例为信众直指佛法心要,活泼生动,通俗易懂。
寺院不定期举行禅修班,净心绝尘,陶冶心灵。能忍大和尚以培养弘法僧才为毕生追求,多位佛学院本科毕业的青年法师慕名来寺追随学法。
在能忍法师的严格要求和指导下,年轻法师需全文背诵《楞严经》《圆觉经》《大乘起信论》等佛经,发宏誓愿,深入研究佛法精要,融会贯通,为未来弘法利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义工居士
所谓学佛,学佛之慈悲、智能、愿心、忍辱等。
南通峨嵋山普贤禅寺的居士们慈悲喜舍,解行并重,福慧双修,自发组建学习班,年老的居士每天一起学习净土法门,精进念佛。年青的居士们,每周三晚6点至9点,周日上午8点半至11点聆听大德法师讲解菩提心类大乘经论,每周日下午2:30-4:30听法师讲法。
佛经言,建寺造佛像可现世益寿,得人天果报。义工、居士们自发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