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1.小文搜集了自强不息人物故事,请你帮助他完成任务。
无手也能“撑”起一片天的乡村创业青年——彭军
5岁,彭军因触电失去双手;年,一所希望小学主动让他返校学习,他于年考入重庆一所高职。在校期间,他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培训和创业路演。年毕业后,彭军返乡创办了残之梦商贸有限公司,聘用残障人士,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巫山土特产。经过摸索后,他决定把销售巫山脆李作为后续创业方向。如今,除了现有的亩土地,彭军和家人又承包了亩地种植巫山脆李,预计3年后产值可达万元。近年来,彭军相继荣获“巫山好人“”最美巴渝·感动重庆”月度人物、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等荣誉。
黑暗中的极客——蔡勇斌
32岁的他,六岁时因为一场意外导致双眼视力严重受损,多次手术无果。后来在特殊教育学校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他有超过10年的PC/Web端开发经验,精通国内外相关无障碍标准,曾获邀参与WCAG2.0国际无障碍标准稿翻译与移动端无障碍标准的制定。他成立的东莞市一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建设。年获得了广东众创杯残疾人公益赛自强企业组金奖,被评为“广东省自强模范”。他的努力,让数万名盲人,走进了互联网的世界。他的成功,让盲人“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
(1)你和小文将对彭军进行采访,假设让你事先与他联系,安排活动事宜,你应该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网友看了他们事迹深受感动和鼓舞,纷纷留言。请你也跟个帖,50字以内。
浅冬:磨难历练了他,他也升华了自己,活成了光,给人满满的正能量。
苹果脸:当立鸿鹄之志,应有不屈之心。
有志青年:他们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书写了一个逆境中百折不回的传奇。
“我”的跟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在运用搜集到的材料写作演讲稿时,发现下列诗句有一项不能体现“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请选出这一项()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C.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彭军您好!我是林学校九年级的学生,我们听闻您创业的先进事迹,想对您进行采访,你看本周五下午三点见面,可以吗?(2)围绕主题,言之成理即可。(3)B
(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作答本题时,先是称呼和问候语(彭先生,您好!),然后是自我介绍(我是xx学校学生),接着向其说明从媒体上了解到了您自强不息的事迹后,我们班小记者团打算到她的家中作一次采访的事由,最后询问其什么时候有时间即可。语意要清晰,语气要委婉,便于对方接受。
示例:彭先生,您好,我们是xx学校的学生,我们从网络上了解到您的先进事迹之后,很受震撼,想去采访您,了解您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心路历程。我们打算于下周一下午两点去采访您,不知道您是否方便?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开放类试题,只要围绕以上两个事例,表达对先进人物的赞美与学习之意即可。
示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将用磨难磨练其意志,增长其才干。他们将挫折化作力量,走出了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让人钦佩!
(3)本题考查对语句内容的理解。
A.句意: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体现了自强不息;
B.句意:在杏花的幽香淡雅和笛声的清韵悠远中,我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借酒尽情游乐,直到天明。这个诗句和自强不息没有关系;
C.句意:前方的道路漫长又遥远,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探寻。体现了“自强”的主题;
D.句意:读书人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体现了自强不息;
故选B。
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下面是九年级某班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稿部分内容,请你结合语境,为演讲稿补写一个事实论据,20字左右。
何谓自强?自强是直面困苦的意志,在艰难面前不灰心丧气;自强是身处低谷的坚持,在逆境面前不轻言放弃。翻开初中语文课本,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自强不息的真谛是在残忍现实中顽强拼搏,是跌倒后奋力爬起的决心和勇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拟邀请物理学家常进博士来校作主题报告,下面是学生会拟写的邀请函。
①邀请函有一处格式错误,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阅读人物卡片,结合活动主题,为常进博士拟定恰当的报告题目《》。
(1)材料来自初中语文课本,人物+事件,体现自强不息的精神。
(2)①落款缺少成文日期,应在“泰通初中学生会”下方填上日期。
②报告题目能将卡片内容与“自强不息”的主题相融合
(1)本题考查情景补写。这是一道补写演讲稿中事实论据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演讲稿的主题和上下文语境,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确定补写的内容。演讲稿的主题是“自强不息”。演讲稿已经给出了“自强”的定义,即直面困苦的意志和身处低谷的坚持。接下来需要补写的内容应该是初中语文课本中能够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事例。事例应该简洁明了,20字左右,以便在演讲中快速传达信息。
示例:司马迁忍辱负重,著成《史记》流传千古。贝多芬虽失聪,却仍坚持创作音乐,用音符谱写生命的顽强。宋濂幼时家贫,却嗜学不倦,冒雪访师,终成大儒。
(2)①本题考查邀请函格式。邀请函一般由五部分构成: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标题在正中间,可以直接写“邀请函”,也可以加上其他内容;称谓是被邀请人称呼,要顶格写;正文是邀请函的主体。开头可向被邀请人简单问候,位置在称谓下一行,空两格,接着写明举办礼仪活动的缘由、目的、事项及要求,写明礼仪活动的日程安排、时间、地点,邀请对象以及邀请对象所做的工作等;敬语,末尾一般要写常用的邀请惯用语,如“敬请光临”“敬请参加”“请届时出席”“期待您的光临”之类的敬语,空两格;落款,署上邀请单位名称或发函者个人名称,下一行署上发函日期,靠右。
本题中落款处缺少时间,应添加日期且在“年11月10日”之前,如“年11月6日”。
②本题考查拟写报告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需要与“自强不息”的活动主题相结合,能够体现常进博士的学术领域和成就。接着,分析人物卡片中的关键信息:常进博士是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这说明了他在天文学领域的权威地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天文,特别是在空间高能粒子(尤其是电子)探测技术方法及科学实验研究领域有深入研究。这为我们提供了他研究领域的具体信息。曾担任“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首席科学家,这是他的一项重要学术成就。然后,结合“自强不息”的主题进行构思:“自强不息”意味着不断努力、不断进取的精神。常进博士在空间天文领域的深入研究,以及作为“悟空”号首席科学家的经历,都体现了他在这一领域的不懈努力和追求。最后,拟定报告题目:题目应简洁明了,能够直接反映常进博士的学术领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例如,可以选择《自强不息,探索宇宙:空间天文之旅》或《自强不息的科研精神:“悟空”号暗物质探测》等题目。
3.“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任务。
(1)任务一:请根据材料画线内容,补写上联。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古人认为,天体恪守自身本性运行,刚健有力,永不停息;君子应当勤勉不懈,奋发进取。这是中国人树立的自身理想,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之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时刻铭记过往,中华民族要奋发,走好新时代的伟大复兴之路;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我们要勇追时代激流,每一个青年都应该在时代激流之中自强不息。
上联:
下联:勇追激流,时代青年应自强不息
(2)任务二:在“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活动中,你听到了两位组员的讨论,请从讨论规则的角度评价一下他们的表现。
甲:我觉得古代很多名人都是自强不息的君子,比如孔子、孟子等。
乙:你就知道古代,只有古代才有君子吗?照这么说,你干脆穿越到古代去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铭记历史,中华民族要奋发复兴
(2)示例:甲同学好,观点明确,表达文明得体。
乙同学不好,观点不明确,语气生硬,态度不好,不尊重对方。
(1)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根据“我们时刻铭记过往”可提炼出“铭记过往”与下联“勇追激流”相对,同为动宾短语。
根据“中华民族要奋发,走好新时代的伟大复兴之路”可提炼出“中华民族要奋发复兴”与下联“时代青年应自强不息”相对,同为主谓短语。
故上联可为:铭记过往,中华民族要奋发复兴。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甲同学的发言紧扣话题,表达了明确的观点“古代的很多名人都是自强不息的君子”,并举例“比如孔子、孟子等”证明自己观点;用“我觉得”来阐述看法,表达文明,有礼貌。
乙同学说“你就知道古代,只有古代才有君子吗”,直接批评指责甲同学,语气生硬,没有礼貌,不尊重对方;“你干脆穿越到古代去得了”偏离了话题,没有自己的观点,表达不得体。
4.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新时代合格接班人,某校开展了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仲淹二岁而孤……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宋史·范仲淹传》
(1)强强找到了以上两则材料,你能从中发现哪些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年级将进行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你们班选定了以下诗作:
成功的花
冰心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你认为朗诵这首诗时,以下两种配乐哪种更合适,为什么?
配乐一:舒缓沉静配乐二:低沉悲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院士,长期扎根澜沧县扶贫一线,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扶贫事业,走出了一条科技扶贫的新路,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农民教授”。为了激励同学们,学校邀请了朱有勇院士到校作报告。
(3)请你结合以上对朱院士的介绍,就活动主题准备一个问题,采访朱院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刚毅坚韧(刚健自强)、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努力奋进(勤奋刻苦、拼搏奋进)。(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2)示例一:我认为配乐一更合适,因为《成功的花》蕴含哲理意味,配舒缓沉静的音乐有助于品味哲思。
示例二:我认为配乐一更合适,因为《成功的花》没有悲伤的情感,与低沉悲伤的音乐不和谐。
(3)示例一:朱院士,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是什么支撑着您长期扎根在贫困的农村?
示例二:朱院士,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您是怎么突破困境的?
(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真理和理想的执着追求,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体现了君子在面对漫长而艰难的道路时,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
从《宋史·范仲淹传》“仲淹二岁而孤”,他自幼失去父亲。“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生活困苦,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业和追求。他勤奋学习,昼夜不息,甚至在寒冷的冬天也坚持用水洗脸来提神醒脑。食物不足时,他仅以稀粥充饥,这样的生活他并不觉得苦。这体现了君子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为了理想和事业甘愿付出一切的努力。
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主要包括:坚定的信念和追求、不畏艰难和勇往直前的勇气、以及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勤奋努力的精神。这些精神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合格接班人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
首先,我们分析诗歌《成功的花》的主题和情感。这首诗中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主要表达了成功的背后是无尽的奋斗和牺牲,强调了自强不息的精神。诗歌虽然提到了成功和明艳,但内容更侧重于描述成功之前的艰辛和努力,因此整体情感是庄重、深沉且带有一定激励性的。
接着,我们对比两种配乐的特点。
配乐一:舒缓沉静。这种配乐通常用于营造宁静、平和的氛围,适合表达内敛、深沉的情感。
配乐二:低沉悲伤。这种配乐往往带有哀伤、沉重的情感色彩,更适合表达悲伤、失落等负面情绪。
最后,我们根据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需求来选择配乐。考虑到《成功的花》虽然强调了成功前的艰辛,但整体情感是积极向上的,旨在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因此,配乐应该能够体现出这种庄重、深沉且带有激励性的情感。因此,配乐一(舒缓沉静)在表达深沉情感方面更为接近诗歌的需求,更适合作为朗诵《成功的花》时的配乐。配乐二(低沉悲伤)则因情感色彩与诗歌主题不符而不太适合。
据此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采访词。
采访的目的是从朱院士的科技扶贫经历中获得启示和激励,了解他如何将科研与扶贫相结合,以及这一过程中的挑战和收获。问题应能引导朱院士分享他的具体做法、遇到的困难、解决办法以及他对同学们的期望和建议。确保问题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示例:请问您在科技扶贫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最大的挑战?又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最终走出这条科技扶贫新路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
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地质宫的室,一张照片吸引着众多参观者的目光。照片中,黄大年微笑着,身后是“地壳一号”万米钻机。正是这台钻机,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万米大陆科学钻探技术的国家。
7年前,这座纪念馆还是黄大年的办公室,照片中的人夜以继日地在这里工作,地质宫不灭的灯光成了校园的一道风景。“时间紧、任务重,只争朝夕。”他带领科研团队辛勤奉献、顽强公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日月如梭。转眼间,黄大年已离开了7个春秋。
9月1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曾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首任学部长的黄大年被追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摘自年9月26日《科技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5.根据材料一中李华制作的名言警句书签,概括自强不息有哪些内涵。
书签(1)书签(2)书签(3)
6.如果用AI技术让黄大年复活,请你围绕本次活动主题,根据材料二设计一个采访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华要运用材料三中的诗句写作演讲稿,请你帮他选出不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一项()
A.AB.BC.CD.D
5.战胜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百折不挠等独立自信/积极进取/刚健自强等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勇于开拓等。6.示例:(1)黄老师,您在研究“地壳一号”万米钻机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2)黄老师,您为什么要从事关于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的研究?7.C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这句话强调了自我超越和内在成长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强大不仅仅来自于外在的力量或成就,更来自于内心的修炼和提升。通过不断地自我挑战和超越,我们可以实现更加全面和持久的成长和进步。故可概括为:战胜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百折不挠等。
(2)“不怨天,不尤人”意思是指不抱怨天,不责怪人。这是一种积极、自省、宽容的人生态度。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