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教研,领略农业科技魅力太谷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这四个方面很好地体现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和课程的特色,也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其中“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认知和思维方法,建立科学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地理研学活动是一项特殊的旅行活动,是课堂的延伸,是真正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和环节。但是受制于一些客观条件限制,地理研学活动的开展还不尽如意,地理研学课堂究竟该到哪里去,怎么去,去做什么,开展什么活动等系列问题还需要一一待解。但不管怎么说,“实践出真知”,地理老师们只有先一步行动起来,问题才能一个个解决,也才能最终成功地把学生带出教室,把地理课堂延伸到户外,达成实现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目标。

鉴于此,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升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引导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贯穿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让地理课堂教学走进生活,10月30日下午,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高一地理教研组长杨芳老师组织太谷中学全体地理教师走出校门,走进农大玻璃温室和园艺站进行实地学习农业的相关科技知识,真正领略农业科技的魅力!

第一站玻璃温室

地被植物类的认识

地被植物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我们在温室见到了仙客来、常春藤、罗汉松、石竹等30多种地被植物,有些是南方品种,通过改变室内温度这些植物也生长的很好。

园艺系学生自己设计的盆栽景观

有些植物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比如龟背竹、金钻,特别是还有一些原本生长在热带雨林地区的观叶植物,它们对光照需求很少,但一定要有较高的空气湿度才能生长良好。在温室中我们见到了双层温室顶上的微型喷雾管,就是满足这些对空气湿度要求高的植物的生长需求。

无土栽培技术

人工增强光照

人工配制的培养土

盆栽花卉,由于它的根系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土壤范围内活动,因此对土壤的要求比露地花卉要严格。一方面要求养分尽量全面,在有限的盆土里含有花卉生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要求有良好的理化性状,即结构要疏松,持水能力要强,酸碱度要适中,保肥性要好。正是因为如此,养花时应尽量选择有良好的团粒结构,疏松而又肥沃,保水排水性能良好,同时含有丰富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但是上面谈到的土壤条件,是任何一种天然土壤所不具备的。因此盆花用土,需要选用人工配制的培养土。这种培养土是根据花卉植物不同的生长习性,将两种以上的土壤或其他基质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以满足不同花卉生长的需要。

第二站园艺试验站

在农大园艺学院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园艺试验站看了蔬菜试验田、花卉试验田,还有果树试验田。

太阳能灭蚊灯

太阳能灭蚊灯通过光伏发电,无需外接电源,节约用电。白天太阳能光伏板吸收太阳光转换成电能储存在锂电池中,晚上光线变暗后,太阳能灭蚊灯自动开启灭蚊,全程光控自动感应,无需人力操作。

外出教研活动老师们的学习心得

01

高一年级朱文杰老师:

星期三下午,利用地理组大教研时间,我们地理组的所有老师参观了山西农业大学相关植物实验基地。通过近距离、多角度的实地参观考察农大玻璃温室、植物园、园艺监测站,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启发了我们教学的思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深感受益匪浅。

在玻璃温室,我们参观了园艺专业本科生的实验基地以及他们的相关园艺作品展、博士生的有机溶液栽培黄瓜实验基地以及相关教授研究园艺项目所使用的各种先进的实验设备,同时还认真听取随从讲解老师对整个玻璃温室把控温度,光照湿度等栽培条件内容的讲解,由此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了更深的认识。

接着在植物园,我们又亲自了解查看了银杏,秋梨子,野山楂等植被的落叶情况,在园艺监测站,讲解的老师又带领我们参观了农大相关教授的枣树、核桃树、钙果树苗实验种植基地、相关园艺栽培的先进设备,了解了该园艺站各种先进的栽培技术。

农大之行,带给我们的体验是全方位的,不仅开阔了我们地理老师的视野,而且让我们在了解世界最新农业技术的同时,为我们的相关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继续用身边实际的地理知识、地理景观体验充实自己,打造地理教学中更为精彩的地理课堂!

02

高二年级毕静老师:

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自然植被能较明显的直观体现自然环境特征。今日我校全体地理老师参观山西农业大学玻璃温室,了解温室如何模拟适应植被生长的环境:

一、花卉温室大棚要保证适当的水分供应,根据植物根部对水分的喜好,保证适当的土壤湿度。通过配套的灌溉或喷淋系统对土壤湿度进行调节。

二、根据不同的植物施加不同土壤和营养,保证科学的生长营养配比。

三、适当的光照度,根据植物喜阴、喜阳特点,每天接受不同的光照强度,结合自动或人工照度调节,为花卉提供科学光照强度。

四、适当的温湿度环境是花卉健康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参数,通过温度调节(风机、电暖)等保证合理的温湿度环境,营造适于花卉成长的环境。

五、花卉温室大棚中还要有适当的二氧化碳及氧气浓度,保证花卉充足的光合作用及有氧呼吸。

现在温室广泛应用于我们农业生产中,不仅提高了农业产量,更提高了农产品质量,而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因素和可持续发展措施也一直是我们高考中的重要考点,通过这次实地调研使我们更直观的了解了现代农业发展技术及原理,可以更好的作用于教学活动。

03

高三年级杨永胜老师:

走进农大的玻璃温室,仿佛走过了从热带到温带的热量变化,又好似经历了从沿海到内陆的植被更替。有走过大江南北的愉悦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实属真实的地理存在,以植被的空间变化为实境,进行生活情景和知识背景的迁移,再现地理知识的自然状态,联想不同条件下的地理环境的真实情境,彰显探究活动的魅力。也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典型案例,理论虽然是灰色的,事实却是五彩缤纷的。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区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太谷中学地理教研组通过开展外出研学活动,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开拓了视野还提高教师对周边地理环境的认识。促进了老师们将生活地理教学资源与地理教材知识的有机整合,在未来的日子里,坚信他们:

爱自然,深刻理解环境对于每个人的意义!

爱生活,用适应环境的智慧让生活更美好!

有见识,面对复杂情境,能运用地理智慧寻找解决问题的通道!

有胸怀,懂得多元、和谐、尊重、包容对于这个世界的重要性!

让学生因地理更精彩!让生活因地理更美好!

供稿:太谷中学地理组杨芳

排版:杜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eng08.com/aytzyj/12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