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春拍重磅推介心印明清楹联欣赏

贵州白癜风治疗中心 http://m.39.net/pf/a_7235809.html

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对联?水墨洒金笺

年作

题识:崇情符远跡,精理亦道心。书为诒园九兄世讲正,乙亥仲夏,秉绶。

钤印:伊秉绶印、默庵、柘湖、苍鼠奋髯饮松腴(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伊秉绶》5、43、18、41印,-页)

鉴藏印:砖祖斋、大兴刘铨福家世守印

出版:

1.《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一)》,页,京5-,文物出版社,年出版。

2.《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页,刘正成总编,大地出版社,年出版。

著录:《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第一册,第页,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年出版。

说明:刘铨福(清嘉庆至道光间),字子重,别号白云吟客,大兴(今属北京市)人。官刑部郎中。藏书嗜古,能世其学,亦善花卉。著名红学家。与赵之谦友善,“大兴刘铨福家世守印”即为赵之谦所刻。

YIBINGSHOU?five-charactercalligraphyinofficialscript

×33cm.×2?/8×13in.×2?约5.3平尺(每幅)

RMB:4,,-4,,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伊秉绶正是这种人书契合的典范。

伊秉绶生於宁化城关一个书香门弟,亦是官至九卿的官宦之家。其父伊朝栋,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御史、光禄寺卿。史称伊秉绶“通程朱理学,幼秉庭训,从师阴承方,讲求立心行己之学。”后中举留京,受大学士朱珪的赏识与纪晓岚的器重,拜纪为师,又得到刘墉的耳提面命,且与翁方纲、孙星衍等名流过从甚密,长期切磋,儒家学说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伊秉绶,对其从艺学书也有深刻影响。

乾隆五十四年(9)会试,伊秉绶进士及第,授刑部额外主事,补浙江司员外郎,开始了亨通的仕途。伊秉绶从政,清正廉洁。《清史稿》称:大灾中的扬州“民虽饥困,安堵无惶惑。”第二年,扬州风调雨顺,百废皆兴,民众无不称颂伊秉绶。不久,伊秉绶奉命出任扬州知府。伊秉绶治理扬州虽然有德惠政声,为清一代名吏,但他从不以功自居。他在生活上也清廉耿介,杜绝声色,“每食必具蔬”,“藉以清吾心耳”。常说:“人生也,直即天地之性,无少回邪,行则正。”《芜城怀旧录》称赞他说:“扬州太守代有名贤,清乾嘉时,汀州伊墨卿太守为最著,风流文采,惠政及民,与欧阳永叔、苏东坡先后媲美,乡人士称道不衰,奉祀之贤祠载酒堂。”所有的这些都体现了伊秉绶贤能慈善之风,“德至矣哉,大矣”、“巍巍乎”的崇高品德,铸就了他的艺术注定有正大气象,正所谓是人品孕育书品,书品体现人品,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印证。

众所周知,隶书是伊秉绶最擅长的也是成就最高的。《清史列传》谓:“秉绶工八分隶。”《国朝先正事略》谓其“隶书愈大愈见其佳,有高古博大气象。”赵光《退庵随笔》谓:“伊墨卿、桂未谷出,始遥接汉隶真传。墨卿能脱汉隶而大之,愈大愈壮。”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谓:“汀洲精於八分,以其八分为真书,师仿《吊比干文》,瘦劲独绝。”沙孟海说:“伊秉绶是隶书正宗,康有为说他集分书之大成,很对。其实,他的作品无体不佳,落笔就和别人分出仙凡的境界。”

此件《隶书五言联》,为典型伊家样。书於“乙亥仲夏”,即嘉庆二十年()。是年夏,经友人一再敦促,伊秉绶离开了宁化,启程入京,途经扬州,旧时好友留他小住,客居至9月。扬州的9月天气已渐转凉。他不慎染上秋寒,猝得肺炎,病势沉重,於9月11日在扬州遽归道山。此联是书赠“诒园九兄”(其人待考)的,文曰“崇情符远迹,精理亦道心。”此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僧达《答颜延年》,“崇情符远迹”为第七句,“精理亦道心”为第四句,被伊秉绶集为一联。据题款可知,此作约为伊秉绶遽逝前四个月所作,可谓人书俱老。此作用笔一任自然,长横与捺画的处理上省去常见的蚕头雁尾,其简约处更接近於篆书,粗看平直单一,实则化繁为简,扫尽铅华,给人一种正大气象。起笔不斤斤於藏锋蓄势,很多笔画露锋入笔,顺势而出,自然活泼,举重若轻。如“精”字“米”旁之四点的处理,“道”字“辶”的入笔等,皆是壮美基调中的灵动符号。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其隶书富於变化,新意迭出,叹为观止。伊秉绶对书法艺术美有明确的追求,其自言“方正、奇肆、恣纵、更易、减省、虚实、肥瘦,毫端变幻,出於腕下……”。“方正、奇肆、恣纵”是其对章法气象的追求,“更易、减省”则是对字法的改造方式,“虚实、肥瘦”两对矛盾的成功运用使得其隶书具有了强烈视觉冲击力。

左\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书影

右\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书影

此件《隶书五言联》出版於《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一)》第页、《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页。并著录於劳继雄所著《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第一册第页。此作上联右下钤“砖祖斋”、“大兴刘铨福家世守印”,可知曾经刘铨福旧藏。刘铨福为收藏世家,其父刘位坦(-),清著名藏书家、书画家。字宽夫,号后园。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道光五年()拔贡生,咸丰元年()以御史出守湖南辰州府,咸丰八年乞归。家收藏的碑帖拓本极富,典籍、金石、书画,无不收罗。后迁居孙承泽遗址,在城中广济寺建书室,因得到汉代河间献王刘德君子馆砖,遂名其居室为“君子馆砖馆”,又名“砖祖斋”。刘铨福,字子重,别号白云吟客,大兴(今属北京市)人。生於嘉庆末,卒於光绪中叶。官刑部郎中。藏书嗜古,能世其学,亦善花卉。为晚清著名金石书画收藏家。且藏书均钤有“刘氏校堂”、“大兴刘氏校经堂藏书印”、“大兴刘铨福家世守印”、“砖祖斋”、“子重”等。

曾国藩(-)?楷书七言联

立轴?水墨笺本

年作

题识:还从旧社得心印,咲倚清流数鬢丝。滌生曾国藩。

钤印:国藩之印、滌生

zengguopan?seven-charactercalligraphyinregularscript

Handscroll;inkonpaper

×32cm.×2?/8×/8in.×2?约4.8平尺(每幅)

RMB:,-1,,

刘?墉(-)?行书八言联

对联?水墨纸本

题识:月皎风清松茂柏悦,石坚水净雪白兰薰。刘墉。

钤印:刘墉之印、石菴、御赐清爱堂

鉴藏印:耕读斋珍藏印、梅轩鉴赏、书法九重天

LIUYONG?eight-charactercalligraphyinrunningscript

Couplet;inkonpaper

×32cm.×2?/4×/8in.×2?约5.5平尺(每幅)

RMB:,-,

刘墉为清代帖学大家,其书法沉着丰肥,蕴含内力,生拙天真,拙中寓巧,集前人诸家特点,融会贯通而成自家面貌,《松轩随笔》赞其“貌丰骨劲,味厚藏神。”其喜用浓墨,被誉为“浓墨宰相”。

此作内容“月皎风清松茂柏悦,石坚水净雪白兰薰。”钤“刘墉之印、石菴、御赐清爱堂”三印,大字行楷浓墨,字体圆厚,书於描金手绘松菊梅纹蜡笺上,纸本精洁,文辞清雅,更显可爱。“御赐清爱堂”出自刘墉的祖父刘棨之兄刘果,因在河间任知县时曾受褒奖“清廉爱民”,刘棨在任天津道副使时,迎驾五台山,借机上奏请康熙皇帝赐书,康熙皇帝遂赐“清爱堂”,自此以后,刘家以“清爱堂”为堂号。随着刘家的日渐兴盛,“清爱堂”也由此声名远播。刘家亦是著名的科甲名族,自清顺治年间刘必显中进士,至清末废科举止的餘年里,刘家先后有11人中进士,另有31人中举人,创造了父子九登科、三世一品、父子祖孙翰林、五世蝉联进士的辉煌业绩。以至乾隆皇帝赐诗“海岱高门弟”,嘉庆皇帝称誉刘家“洋洋表海东”。

康熙帝(-)?行书五言联

对联?水墨纸本

题识:竹喧交砌葉,花发異林香。岑参句,陈希烈句。

钤印:渊鉴斋、康熙宸翰、敕几清晏(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玺印谱》第三册《康熙卷》12、25、18页)

KANGXI?five-charactercalligraphyinrunningscript

Couplet;inkonpaper

×27cm.×2?/8×/8in.×2?约3.1平尺(每幅)

RMB:,-,

上图取自《清宫帝后玺印谱》

下图钤印取自本幅

崇祯帝(-)?行书七言联

对联?水墨纸本

题识:花发南枝新栋宇,庭生瑞桂壮飞翬。

钤印:崇祯御笔、广运之宝

EMPERORCHONGZHEN?seven-charactercalligraphyinrunningscript

Couplet;inkonpaper

×36cm.×2?/8×/8in.×2?约6.4平尺(每幅)

RMB:,-,

题签

崇祯皇帝御笔《九思》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崇祯皇帝御笔《行书》上海博物馆藏

POLYAUCTION

春拍各部门咨询热线

重大项目可致电(86-10)联系公司管理层

E-mail:sh

polyauction.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eng08.com/awkzyj/32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