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指导服务助力生产恢复市农技协专家防

二十五、油茶苗圃抗水灾管理技术二十六、夏季暴雨期间苗木抗水灾管理技术二十七、加紧做好洪灾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二十八、黄鳝养殖生产抗洪救灾应对建议二十九、洪灾过后林业生产技术要点

三十、秋季松花菜栽培技术

三十一、关于农村沼气灾后重建管理技术要点建议

二十五、油茶苗圃抗水灾管理技术

1.开沟疏渠,及时排水

抓紧深挖排水沟,疏通畦沟、围沟及腰沟,排除渍水,清除污泥。对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积水严重的地块,要利用水泵强排,排除渍水,减少淹渍时间。

.冲洗苗木,除去淤泥

涝灾过后,油茶苗木的茎干和枝叶上的污泥应及时喷水清洗干净。

.及时喷药,防治病菌

防治油茶病菌的要主要有:福美双、恶霉灵、溴菌腈(炭洁)、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脒鲜胺等。选择以上药剂-4种进行混合,兑水调制浓度为0.8%左右,用洒水壶每隔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个月,前期间隔时间短,后期可以适当延长间隔时间。注意:药品要轮番使用,连续两次的药品不能重复。

4.适当松土,移动容器杯

在天晴~天待表土略干后,针对大田苗及时浅耕松土,使圃地通风透气;针对容器苗及时移动容器杯。

5.适时补肥,促根粗壮

及时喷施叶面肥,快速补充树体营养,一般常用0.%磷酸二氢钾+0.%~0.%尿素混合液,也可进行根部浇施生物菌肥或其他营养抗病剂等,促使苗木根系生长。

  建言人:江西省林科院油茶创新团队

  

二十六、夏季暴雨期间苗木抗水灾管理技术

每年梅雨季节,强降雨造成洪涝灾害,对苗木生产都会造成较大损害。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连续强降雨天气,已造成江西北部多地区形成洪涝,苗木被淹。苗木遭受涝害的死亡过程是缓慢的,少则十天半月,多则长达半年,苗木慢慢萎缩直至死亡。因此,苗木被淹后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来挽回损失。

暴雨过后的苗圃管理

1.及时排涝

洪涝对树木的伤害程度,与浸水的时间长短呈正相关。因此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排水,疏通沟渠,排除渍水和淤泥杂物,对地势低洼、积水严重的地方要利用水泵进行强排,缩短浸水时间,把涝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及时清洗叶面

雨水退去后,低矮苗木的叶子常常被大量的泥水覆盖,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应及时对苗木的叶子进行冲洗。可使用喷雾器清洗树苗,喷水压力不可过大,以免对苗木叶片及根系造成伤害。

也可以加入0.5%-1%浓度的尿素水和6万倍溶液的复硝酚钠溶液喷洒,有助于促进植物的原生质流动,促进植物新陈代谢,迅速将有害气体排出树苗外,缩短树苗恢复时间。

.及时扶正重栽

洪涝之后,苗木根部土壤松软,极易造成倾斜、倒伏。对于倒伏的树,胸径不足10厘米的幼树必须立即全部扶正,对于倒伏严重的树木,要酌情处理,同时做好土壤消毒、促进生根的工作,以保证最大限度的树木成活。

4.加强苗木修剪

由于受涝的树木根系已经受损,影响了对水份的吸收,而此时地上部分的水分蒸腾并未停止,修剪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树体水分的消耗。

修剪以疏枝、疏叶和短截为主,可视受涝后树势来确定修剪量,树势越弱的修剪量就越大,对于萌蘖能力较差的树木则应以疏叶为主。

需要一提的是:雨季不是修剪的最佳季节,此时修剪,伤口极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染,故修剪时要注意剪口的平滑,尽量减少对伤口周边树皮的破坏,防止撕裂现象发生。修剪后还应及时用石蜡或油漆对大剪口进行处理。

5.加强病虫害管理

发生水涝后,苗木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弱,极易发生病虫害,尤其是叶斑病,根腐病等病害。尤其在设施破坏后生育环境不同,比较容易发生日烧、疫病、黑点病、炭疽病等。受损之花、枝、叶应予修剪并喷施杀菌剂,

6.适时施肥

树苗浸水,土壤养分大量流失,根系吸收力弱。适时追肥有助于恢复植株的生长。在植株恢复之前,喷施叶面肥为主,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市场上常见的叶面肥。植株恢复生长后,根部再施肥,磷钾肥和微量元素,增强植株抗逆性。

7.对不耐水湿的树种要加强管理

苗木发生涝害的轻重程度和自身的遗传适应性有关,一般来说,耐涝的苗木受危害的程度较轻,而喜干旱的苗木对水反应敏感,危害症状,根系大部分时,经过不到一周的短暂时期,即出现枯萎而无恢复生长的可能。常见怕涝树种有马尾松、杉木、女贞、栾树、国槐、桂花、银杏、合欢、马褂木、白玉兰、紫玉兰、七叶树、海桐、枇杷、石楠等。

耐水力中等的树种能耐较短时期(1-星期)水涝,之后生长也显然衰弱的,有罗汉松、黑松、刺柏、樟树、朴树、三角枫、紫荆、金钟花等;

苗木生产上,可根据苗木耐水湿的能力大小,优先对不耐水湿的树种进行排涝。

  建言人:江西省林科院花卉苗木学科团队

 

二十七、加紧做好洪灾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控

连日来,我省多地持续暴雨引发洪灾,造成部分农田、菜地、果园受涝。洪涝不仅直接毁坏农作物,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促进病虫传播,降低植株抗性,加上受紧随其后的高温高湿天气影响,多种农作物病虫害极易爆发流行。因此,各地在积极开展灾后生产自救的同时,务必加紧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

(一)受洪涝影响较大的病虫害

1、水稻病虫害

洪涝易引起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基腐病等细菌性病害的爆发流行,加剧稻瘟病、纹枯病等高温高湿病害的发生,同时,暴雨洪涝易引起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的迁入扩散。

、果树病虫害

柑橘溃疡病、脚腐病、树脂病(沙皮病)、炭疽病、梨轮纹病、桃褐腐病、葡萄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受洪涝影响较大,暴雨洪涝不仅加速其病菌传播,而且显著降低植株的抗病性。洪涝过后的高温高湿天气不但促成上述病害爆发流行,对红蜘蛛、介壳虫等害虫发生也十分有利。

、蔬菜病虫害

受暴雨洪涝影响较大的蔬菜病害主要有茄科蔬菜青枯病、辣椒和瓜类疫病、瓜类枯萎病、黄瓜霜霉病、瓜类炭疽病等,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烟粉虱等,洪涝过后要密切   建言人:蒋军喜,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学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江西省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二十八、黄鳝养殖生产抗洪救灾应对建议

当浩瀚的长江水与赣江、修水、信江、饶河、抚河等河水流入平坦开阔的鄱阳湖后,泥沙大量沉积,在这里孕育出沃野良田。鄱阳湖区历史上已成为富足安逸的“鱼米之乡”。宋代时,江西“赋粟输于京师为天下之最”。如今作为江西省主要农业区,鄱阳湖依然发挥中重要作用。年,江西粮食产量高达15.8亿公斤,水产品总量达58.8亿公斤,渔业经济总产值亿元,渔业产值亿元,鄱阳湖滨湖平原,以无数的水稻、大豆、小麦,渔产品,为这个傲人的数据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年6月以来,受到持续性强降水影响,鄱阳湖康山站水位达到.44米,较历史实测最高水位.4米高1厘米;7月11日,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内,湖水高达.74米,超过年洪水位1厘米,突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鄱阳湖面积已达平方公里。目前水位还在不断上涨,洪水肆虐,一路以势如破竹的威力袭击和摧毁沿途的建筑和农田。出现数以万计的池塘被淹,池塘与湖泊连成一片,大量的养殖鱼类等被冲走,养殖户损失惨重。

灾害无情,人有情。如何应对洪涝灾害,加强渔业灾害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及早恢复渔业生产,最大限度减少渔业损失,是摆在水产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最紧迫的任务。现提出黄鳝养殖生产抗洪救灾的几点应对建议,谨供参考。

(一)洪涝灾害预防措施

1.注意黄鳝养殖网箱设置方式

网箱养鳝单位面积投资成本高,养殖黄鳝网箱不应设置在出现水流较急的洪灾频发区域的池塘中。在偶尔出现一般洪涝灾害的区域,池塘中设置黄鳝养殖网箱宜采用浮动式网箱,网箱四角增加浮球,使网箱能随水位上升而上升,始终保持网口高出水面。

.黄鳝苗投放时间控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eng08.com/awkzyj/17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