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赣南客家系列之
千年客家古村落——白鹭
图文/周春华(大陆新闻中心/主任、记者)
吴渊斌(大陆新闻中心/特邀撰稿)
白鹭村,位于江西赣州客家中部--赣县东北角,接壤于兴国的永丰和吉安的万安,距赣州市约70公里,是白鹭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依山傍水,沿着鹭溪河呈月牙形分布,南北走向,长约1公里,宽约0.5公里。村南是龙岗,村北是玉屏山,烟峦翠埠,叠嶂绵延,形成弧状,拱卫着村庄。五条山脚伸至村后,古代堪舆家称之为五虎山形。鹭溪水九曲连环,下游河畔有两座山脉,一称狮蹲,一谓象跃,把住水口,守住来龙,是一处灵山秀水,风水极佳之地。该村有13个村民小组,余人,99%以上皆为钟姓。白鹭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六年。距今已有余年,自古人杰地灵,名贤辈出。年白鹭村被评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年白鹭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电视剧《白鹭谣》系以该村发展的沧桑史为背景创作而成。
相传在南宋高宗末年绍兴6年(公元年),唐朝越国公钟绍京第十六世孙-----兴国县竹坝人钟舆,携带妻儿一家四口,赶着百余只鸭婆,游牧到距竹坝30公里的一个地方。只看这地方四面青山屏立,中间一块宽敞的沼泽地,状如簸箕。一条清溪自东而西逶迤而来,像玉带飘过。进出的水口都安置的严密合缝,巧夺天工,靠北的五条山脉,像五只猛虎,直扑下来,好不壮观。真所谓明山暗水,占尽地利。钟舆大喜,当晚便在北山脚下一丛避风芦苇边搭棚做饭,拢鸭入睡.......忽然梦见美景:一群洁白如云的白鹭,从芦苇丝中展翅飞起,引颈长鸣,遮天蔽日。钟舆不禁失声喝彩:“好白鹭!好白鹭!”把妻子惊醒。第二天早晨,他疾步跑向芦丛中赶鸭,奇迹出现了——只见满地银光闪闪,百只鸭婆一晚竟下了二百个蛋!钟舆兴高采烈地对妻子说:“咱们不走了,就在这白鹭入梦的金窝窝里安家。”白鹭这地名,遂由此而起。
钟舆定居白鹭后,不仅利用白鹭充足水草和鹭溪河的天然资源养鸭,同时辟地发展农业,生活逐步安定。由于鹭溪的便利,聪明的白鹭人又通过水运从事木竹生意和茶叶、丝绸等商品交易,生活变得富裕。见了世面的白鹭人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开始重视兴办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的读书人并考取功名。所以白鹭村的发展历程是“农而优则商,商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良性循环历程。白鹭钟氏成了权、钱、势具备的显赫家族后,又纷纷大兴土木。一片片青砖大瓦房,祠宇屋栋如雨后春笋般地立起,形成了今天白鹭气势恢宏、规模庞大的古村落。明清两期,重视教育的白鹭钟氏家族涌现了大批读书人,不少取得功名。期间共考取了秀才人,文武举人17人,进士2人。小小的白鹭村竟有6人担任知县、知州,2人担任知府。
白鹭村钟氏不仅在仕途上成就显著,在慈善事业上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有王太夫人的建义仓,开义学,为一方百姓的冷暖饥寒读书育人倾注心血;有百岁老人钟邦梧避仕途,攻医学,悬壶救世,疑难杂症,手到病除,贫民患者,免费诊治。正是因为白鹭钟氏的乐善好施,广施恩德,为民一方,恩泽百姓,才有了白鹭村长达余年昌盛不衰!
白鹭村的古建筑群,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古朴庄严,蔚为壮观,从这里可以品味到古老文明和客家先民们的勤劳与智慧,白鹭民居,古风浓郁。走进白鹭古村,很快就能感受到这里几百年的兴衰历史,漫步在白鹭古村的深街幽巷里,到处是青砖、黑瓦、恢宏气派的门楼和造型各异的花窗、木雕、灰塑、石雕、彩绘……宛如斑斓的色彩闪烁于青山绿水之中,再衬以袅袅炊烟和时现时隐的山岚,构成了一幅幅淡雅的中国传统山水画。
据民国三年修纂的《钟氏族谱》记载白鹭村的民居建设自古就有一套规划体系,4条街道一纵三横犹如一个“丰”字。白鹭村当时具有一定规模的祠宇堂屋共有61座,共6万平方米。其中福神庙、仙娘阁建于南宋,文庆堂、四美堂、洪宇堂建于明朝,其余如永福桥、兴复堂、兰善堂、绣花楼、恢烈公祠、王太夫人祠等都建于清朝。其中兴复堂、王太夫人祠、恢烈公祠、佩玉堂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街道祠宇和民居建筑形成了白鹭村天一池、二义仓、三元宫、四逸堂、五福第、六角亭、七姑庙、八角井、九成堂、十字街等10处街坊景观,成为江南的一方名村。
白鹭村现存有明清时期祠堂61栋,清代民居栋,古街4条,古巷道3条,古祠堂遗址8处,河流2条,雌雄罗汉松、楠木等古树名木12棵、以及石鼓、石墩、古戏台、古井、皇宫“金砖”、成亲王亲赠古木对联和精美的石雕、灰雕、木雕等。
目前,白鹭村61栋明清祠堂民居中有19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4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2栋正在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经通过了专家验收,白鹭的祠堂建筑布局一般多为三开间、二进或三进,分门屋、享堂、寝室,或者设有门屋。宗祠每进一层,地面就或大或小地升高,到最后一进,地面成为整个祠堂的最高点,这种方式叫做“步步高”,有吉祥之意。多为砖木结构式样楼房,基本上是由外围建筑实体围绕大小的天井构成,建筑内部对称性的柱网,以柱承梁,支撑整个屋面。即“四水归堂”式建筑,通风采光性能良好,既保持了明、清江南民居的风格,同时又有肃穆、古朴的白鹭古民居的独自特点。漫步在白鹭民居的古建筑群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受到建筑美的感染,如饮醇醪、令人沉醉。
白鹭村的民俗风情,独具一格,有起源于白鹭集南北喜剧之大成的东河戏、正月初七晚举行的抢“打轿”、中秋节的烧瓦塔、惟妙惟肖的木偶戏等等。白鹭村的风味特产脍炙人口,诸如擂擂茶、白斩狗肉、鱼条、黄元米果等都是独具地方特色的特色小吃,这些民俗风情和特色小吃无不反映了白鹭先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近年来,白鹭村结合自身特色,村情特点,围绕“保护与开发同行、建设赣州后花园、实现白鹭大发展”的战略目标,做足做活旅游文章,做强做优古村品牌,做好古村文化和生态山水两篇文章,在山水田园路、吃住游购行上下工夫,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白鹭村打造成为乡村特色旅游乡镇、影视文化拍摄基地、战友同学聚会及婚庆联谊的胜地,继续大力发展以探寻古村文化,领略民俗风情,欣赏山水田园,体验农家生活为主功能的旅游产业体系,倾力打造赣州“后花园”、森林公园、生态观光园、古村风情园与一体的生态旅游,以保护古村落,传承古文化为主要目标,着力把白鹭村打造成和谐平安、富裕文明、绿色生态的赣南名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