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诗坛泰斗艾青诞辰周年,也是我区迎接设区20周年的关键之年。8月27日至29日,第三届艾青诗歌节之“我爱这土地”全国知名作家诗人艾青故乡行第二期活动在我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作家相聚在人民诗人——艾青的故乡,参加这场诗歌的盛宴、诗人的盛会,感受艾青诗里的土地、人物、草木。
本次活动由中国诗歌学会、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区委宣传部主办,区文联、区文旅局协办,邀请了内蒙古、杭州、四川等多个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汉诗》《莽原》《扬子江》等多家杂志社的主编、副主编,还有中国对外文化集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诗歌学会驻会副会长、上海大学教授等学者。
他们去了哪些地方?有哪些感受?我们一起来看——
走进金东了解艾青家乡的故事
8月28日上午,一行人先后来到艾青文化公园、曹宅盆景长廊、曹宅镇雅里村采风。
在曹宅盆景长廊中,罗汉松、紫薇、黑松、五针松、榆树等各类盆景让人目不暇接。大地植物园负责人还向大家讲解了盆景的制作过程和各种植物的寓意。
“这个盆景是罗汉松吗?好漂亮。”诗人们被形态各异的盆景所吸引,纷纷表示赞叹。
随后,大家来到了雅里村,参观王氏宗祠、知青陈列馆、生态洗衣房、农家书屋等地。瞧见一个个漂亮的美丽庭院,一幢幢古朴典雅的建筑,诗人们纷纷拿出手机与同伴合影留念。
采风活动结束后,诗人们在雅里村文化礼堂参加座谈会。
“我也是农村长大的,雅里村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世界文学》总编辑高兴讲述了自己参观了雅里村后的感受。
随后,《中国汉诗》主编王长征、上海大学教授张烨等人陆续分享了他们和乡村的故事……
“这里的乡村和我印象中的很不一样。在这里,我看到了新农村对审美的追求,感受到了村民生活悠闲快乐,非常欣慰!”中国对外文化集团艺术委员会委员韦锦说。
座谈会期间,有的诗人讲述了他们在上午采风活动中的感受,有的表达了他们的期盼,有的则为我区乡村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座谈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大家各抒己见,现场十分火热。
诗人们还陆续参观了艾青故居、傅村镇中心小学、菜鸟网络金华园和麦磨滩文化产业园,以及光南故里东叶村。
在艾青故居,大家共同寻觅艾青的足迹,倾听艾青的故事;
在傅村镇中心小学,大家深刻感受了诗歌文化;
在麦磨滩文化产业园,大家一边欣赏展品,一边了解麦磨滩会议的历史;
在东叶村,大家在《希望的田野》优美的旋律里参观了施光南故居和施光南纪念馆等地,感受“人民音乐家”的魅力……
以诗会友在星空下共享诗歌盛宴
8月28日晚,礼堂乡村文化宴暨“星空下的诗会”活动通过现场活动+网络云直播+两地互动(星空下的诗会和乡村诗会)+云游金东的形式,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作家诗人共同传诵艾青诗歌,弘扬艾青诗歌精神。
活动在孝顺镇麦磨滩文化产业园举行。
“是什么鸟在窗户外面,唱着,唱着,唱着,在早晨的清静的空气里……"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诗人们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连线观看艾青故居现场“乡村文化宴”活动开幕式。来自傅村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畈田蒋村文化礼堂为大家朗诵了艾青的诗歌《双尖山》。活动通过网络将童音朗诵、村民诗歌传到麦磨滩的星空诗会。
在视频的这头,诗人们也积极互动,为视频另一头的观众朗诵了《我爱这土地》,还给畈田蒋村的村民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父亲太轻太轻了,他的胳膊瘦得像鸟的翅膀……”在活动的艾青诗歌沙龙环节,远道而来诗人、作家和我区的本土诗人依次登台,朗诵、分享自己的作品。
来自广州的诗人老刀充满感情地为大家诵读了自己的诗歌《大雪之后》,台下众人纷纷被他对父亲的情感所感动。
中国诗歌学会驻会副会长刘向东为大家诵读了《落叶飞鸟》,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龚学敏诵读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品《白鳍豚》……
大家在动听的音乐声中深情地诵读各种诗歌,给观众送上了一场诗意盎然的视觉与听觉盛宴,深刻地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诗人们“以诗会友”,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共同畅谈诗歌创作,分享探讨感悟,并纷纷为该活动点赞。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会把诗人的作品集结成册,作为献给金东设区二十周年的礼物。
诗歌研讨探索城市与诗歌的有机融合
“在金华在金东,我们谈艾青,就是在谈诗歌,我们谈艾青和一座城市的关系,就是诗歌和一座城市的关系……”8月29日下午,我区召开第二期“城市发展与诗歌”主题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作家诗人齐聚伟大诗人艾青的故乡,进行思想上的碰撞,探讨城市发展与诗歌的有机融合。
中国诗歌学会驻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选刊》主编刘向东讲述了年的一段往事,表达了对艾青先生的崇敬之情。他说,金东是一个人文富区,是一个人文的金三角,也是艾青先生诗歌创作的的精神原乡,当前,金东已经找到城市发展的大方向,自己愿意为金东的未来添砖加瓦。
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胡伟泉(笔名泉子)提出,在杭州,苏东坡、白居易同时期的那些建筑早已消失,但是因为他们的诗歌,永恒地塑造了城市的面貌,这是一个大诗人或者一座能够历久弥新的城市的底气所在。
“我看到金东到处都在建设,有一种蓬勃向上充满生机的感觉。金东对文艺文学的扶持力度很大,出台了各项政策。艾青诗歌节办了三年,也在中国的诗歌界有了广泛的影响。”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通过这些天在我区的所见所闻所感,讲述了自己对于“城市发展与诗歌”这一主题的理解,他认为,艾青不仅是金东的,还是中国的,甚至是世界的,在围绕艾青这一块,格局还要更大。
“像一首诗歌一样,我们需要保持一座城市的独特性和独立性,每个城市都要强化自己的核心理想和城市精神。只有文化,只有那些深耕于某座城市的人集结起来,才能让一座城具有呼吸、心跳、温度、血液。”《山西文学》编辑张常春(笔名张二棍)则从诗人荷尔德林出发,分析了如何在城市里诗意栖居。
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原主席,作家、诗人、编剧黄亚洲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们的诗歌要讲求思想的吸引力前沿,我们的城市也要讲求自己的思想和它的前沿地位。”他对金东提出殷切的希望,在浙江中部这块土地上,金东真的能像一个巨大无比的心脏一样,像艾青所歌颂的太阳一样,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研讨会上,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通过思想的碰撞交流,帮助我区深入挖掘“城市发展与诗歌”的内涵,以诗人和作家的视角,共同为促进我区城市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往期推荐
艾青故乡,诗和远方!
用诗歌唱响“我爱这土地”!这些天,全国知名诗人作家走进和美金东→
艾青,金东人一直记挂着您
金东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张恺悦季凯琳/文王毅琳邵勤旦/摄
责编:吴奕静监制:楼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