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庆盆景圈

走进重庆盆景圈

文/晓石

重庆,长江和嘉陵江在此交汇,处信封盆地东南部,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其北部、东部和南部。以丘陵、山地为主,巴山层层,错落有致;渝水环绕,诗情画意;素有“山城”之称。在中国近代史上重庆还有着重要的地位,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巴渝盆景更是有着其独特而悠久的历史,以苍劲雅致、浑厚自然为特色,在川派盆景艺术中自成一体,为西蜀园林中极其重要的组成。

五月,我们杂志随“国际盆景协会中国区委员会”副主席吴敏一行走进重庆盆景界,与重庆盆景大师以及民间的高手、行家座谈,对重庆盆景有了崭新的了解和认识。

说到重庆盆景,田一卫大师作为巴渝盆景乃至风景园林界的泰斗,其不能不说。来到重庆,第一站,我们首先拜访了田大师。在高楼林立市中心。田大师的家可谓“世外园林”,正可谓“大隐于市”。在四楼的平台上,小桥流水,奇山怪石,名木古树……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世外,让人大呼过瘾!亭下,我们与来自重庆各地田大师的徒弟,围坐一起,一壶茶,一声寒暄,开始了我们的聊天。对重庆盆景在中国盆景中的地位,大家发出了:“山水盆景在中国,中国盆景在重庆”的感叹,认为:“不论是硬石还是软石盆景,重庆盆景都得益与重庆悠久的巴渝文化,以及得天独厚的三峡风貌。”而对于现在以及未来的盆景市场,他们认为:“盆景市场是分阶段和分层面的,是梯级分层次的市场。而中国的盆景市场,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未来5—10年的发展空间巨大。这都源于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人们对精神文化享受的追求正日益提高……”。在他们中间有以杜鹃、金弹子这类盆景见长的,有以山水、水旱盆景见长的。他们大多正直壮年,人生和事业正处顶峰时期。看见他们我们似乎了解到重庆盆景的未来。

张乃胜,专注山罗汉(罗汉松下山桩),二三十年坚守。在重庆盆景界享有盛名。第二站我们拜访了老张。曾经他把搞企业挣得的所有积蓄全部用来买罗汉松下山桩头,90年代初,他投入数十万元,买了近盆罗汉松。结果由于技术不成熟,对罗汉松的认识不够,而几乎全军覆没。但他也由此在失败中对罗汉松有了全面而独到的见解。如今69岁的他,依旧坚守着收集下山罗汉松桩头。在他的眼里:“大自然太神奇了!鬼斧神工,它的没无与伦比!尤其是那些特殊条件下造就的,如风吹雷击,它完全是自然出来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艺术品。”喜欢玩与众不同东西的老张,他的经营之道是“一定要有精品意识,一棵可以当你一片,不然太累了!”他说:“盆景是唯一的有生命的艺术品,这中间其乐无穷,爽!滋润!”

罗哥,人们爱这样称呼罗世泉,而其实他已经年过半百。而他对云盆的喜爱和痴迷,引来我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eng08.com/asczyj/9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