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画识童心》
阅读心得分享(二)
何为疗愈?疗愈的几个阶段?
每周四中午12:30
安幼第一期读书班成员再次相聚,
在这里我们与书为伴,
开启与孩子绘画交流的时刻!
学习与收获
疗愈的方式和阶段
情绪是生命的洪流,此起彼伏永不停息。
艺术是疏导洪流的管道可以把它引入智慧和创造的大海,即使疗愈又是对情志、能力、天赋的开发。
通过本周阅读我们知道疗愈有九种方式:
表达即疗愈,共鸣即疗愈。
满足即疗愈,释怀即疗愈。
宣泄即疗愈,疏导即疗愈。
虚拟处理即疗愈,潜意识意识化即疗愈。
让大脑更多的皮质区活跃起来,也是疗愈。
疗愈的四个阶段:宣泄、诉说、疗愈和修复、升华。
实践与反思
解读孩子的作品、故事、事件
大多数的心理问题都来自情绪,能够发现情绪、顺应情绪、疏导情绪,才可以做到疗愈,否则,很可能被情绪的洪流吞噬和伤害而不能自拔。
中三班美美:我很想和家人一起在沙滩上玩,一起堆城堡,晚上还可以放烟花。(幼儿口述部分)。
通过的绘画,我们发现了孩子很想和家人一起在沙滩上一起堆城堡、放烟花。孩子的愿望长期被压制,让孩子把愿望画出来,让它得到一次满足,让心结释怀,这就是满足即疗愈。
小二班可可:奥特曼大战怪兽!
画中写道:“奥特曼大战怪兽,保护人类。”孩子讨厌或害怕一个人,就在画中把这个人画出来,编一个故事让他踩大便。再听了可可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可可的这种行为让他不在害怕,这就是虚拟处理即疗愈。
小三班全老师分享
全老师:“今年女儿高三,有一次女儿突然对我说,妈妈我想哭,我说你抱着我哭吧,她抱着我大哭。哭了一会儿后,她擦干了眼泪说没事了。”孩子高考的压力太大,会释放出一些有序或无须的情绪,她通过哭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压力,这就是疗愈的第一阶段,宣泄。
媒体报道
大部分心灵创伤是未被表达的情绪,创伤是有生命的,不去处理他绝对不会自生自灭,他有自己的发育规律。媒体经常会报道某某学生跳楼自杀、一位母亲抱着两个孩子跳楼自杀等等事件。有很多综合原因会造成人的负面情绪,这时候就会有宣泄情绪的需要,这个阶段一但受到阻碍,疗愈就无法完成,情绪就会深埋下来,等待更狰狞的爆发,或者出现抑郁现象。媒体的这些报道往往就是因为情绪无法宣泄,而造成的严重后果。
阅读小结
弗洛伊德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的方式爆发出来。”通过这次阅读分享活动我们知道,孩子产生情绪的时候,首先我们应该让孩子把情绪宣泄出来;再听孩子诉说,而不是一直让他憋在心里;在诉说过后,孩子的内心才会得到疗愈和修复,最后才能得到升华,让创伤得以修复。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