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四十载谆谆勤育才广州日报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60xh.com/xinwen/kjzh/66692.html

东莞“文史泰斗”杨宝霖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汪万里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石忠情

这两天,83岁的东莞“文史泰斗”杨宝霖很忙。他从教40年,桃李满天下,临近教师节,不断有学生来探望恩师,感念他曾经给予的教诲,使他们终身受益。

面对到访的记者,杨先生回忆起年,当时他52岁,从华南农业大学回到东莞中学讲坛,那一年他同时教初一、高二、本科、研究生,还有东莞师范学校的大专班。这样的教学经历,万中无一。

四代为师清苦百年

广州日报:杨先生,您家四代为师,向您致敬。

杨宝霖:老朽在年被广东省教育厅派到广东省广宁县任教,登上中学语文教坛,直至年退休,教中学、大学整整四十年。自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起,浪得许多虚名,老朽受之有愧,而衾影无惭者,正业教学、业余文史研究摆得正,互不相妨,反成互补。

老朽之家,世代业儒,青箱世守。曾祖父杨炳辉为同治元年(年)举人,授广东连州学正(一州的教育局局长),不赴任,仍在东莞学宫任教师。老朽祖父、伯父、叔父、父亲皆为教师,至老朽,已四世了。

教师清苦,家中无田无地,仅有老屋一所,荒园一座。钱虽少,而书却多。老朽幼时多病,性沉静,儿童游戏如掏鸟窝等,老朽从未参加,日日静锁芸窗,惟读家藏之书。受家学之熏陶,得长辈之濡染,日积月累,练就了古文阅读的基本功,丰富了文史知识,这对以后老朽的语文教学、文史研究大有好处。

同一时间从初中生教到研究生

广州日报:从教40年,桃李满天下,您记得自己教了多少学生吗?

杨宝霖:记不得,太多了。我基本每年都教两个班。但除了自己带的班之外,有老师病了,有老师要生孩子了,有老师不辞而别跳槽了,我也要代课。有一年,我总共教了9个班。

特别是年,我在华南农业大学已经7年,她(夫人)不肯去广州,我就申请回东莞,华农不肯放人。当时东莞的一个副市长在华农进修,学校指定我辅导他的毕业论文。我跟他讲,我想回东莞,他说“一定要回,东莞好”。他向华农那时的校长、不久前刚刚逝世的中科院院士卢永根沟通“放杨宝霖回东莞”,他给学校修一个游泳池,校长答应了。

卢永根与我定了一个条件:“不管你回东莞什么单位,你之前承担的科研项目,继续完成;第二,先前承担的给三位研究生上课、辅导毕业论文的工作要继续做,不能耽误了人家毕业。”我只能答应了。

回到东莞中学后,我跟校长说,教语文照惯例是带两个班,我在华农还有任务,先给我一个班,等华农的事情完了,我再来教两个班,他答应了。不够一个星期,初一的一个老师跳槽,教导主任不了解情况,不知道我在华农还有事,就又让我兼了初一一个班。

就这样,我在东莞中学教高二一个班,不够一个星期又兼初一一个班,在华农本科教两个班,还要辅导三个研究生。同一个时间,从初中生教到研究生。

年10月,华农的事还没结束,又增加了一个东莞师范学校。这个校长是我同学,他要办一个语文的大专班,教育局要求他“一定要找一位大学高级职称的人到东莞师范学校上课,否则就不能开班”。找来找去,最后找到了我。

对话:着眼点是初中把教材中刻板的东西“活起来”

自编教材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广州日报:从初中阶段到研究生,您最看重哪个阶段的学习?

杨宝霖:我的着眼点是初中。文理分科后,很多理科生的语文水平就停留在初中了。到了大学,学理工科就不学语文了。年,教完一届学生高考后,我就到初一教学。当时,好多老师问我,你为什么去教初一呢?你在大学讲课的,平常写的文章那么深奥,你能把初一的学生教好吗?我回答他们:“看看办。”

教材《描写集成》就是我给初一学生编的。年刻印的《描写集成》给学生阅读后,经过一年半的实践,《描写集成》在丰富学生词汇、提高写景状物的能力方面,都有比较良好的效果。年我又续编,从篇散文中选取了段文字。

有人问,新华书店这么多的书,为什么要自己编教材呢?那是不同的,我要的教材是学生一人一本的,我要检查的,没有检查等于零。怎么检查?定期写读书心得,分几个小组举办心得交流会。那时,我教两个班差不多人,新华书店根本买不到这么多读本,只有自己编。

平常我就布置学生看书,从第几页到第几页,要讨论什么问题,写出来让学生完成。

我知道,一个人编的教材肯定不如集体编的那么全面,但是没有办法。

高考前“不争时间”学生可不上语文

广州日报:您教了无数学生,您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杨宝霖:当教师,重要的一点是发扬学生的个性,让他走自己的路。我开始接新班的时候,我会同领导说明,我教三年,三年之内,你不要调动我,我接人家的手很难的;人家接我的手也很难的。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我接新班,一做就做三年计划,不管初中、高中都是这样。

为了把教材中刻板的东西“活起来”,每年我自己编资料。我的学生手头有三本书,第一是课本,第二是我编的现代文阅读,第三是古诗文阅读。在高中前两年,我就做这样的素质教育,让学生打好基础。

到了高三下学期,很多老师抢时间,我反而跟学生说:“假如你们觉得需要,你可以不上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做多一点,考试时可以加分;到了这个时候,语文成绩已经基本定下来了,我不争时间,耽误学生复习其他的。学生爱我这一科的,我就尽心教。

60年前与学生的两件事谨记终生

广州日报:从教40年,有什么事情令您最难忘?

杨宝霖:年,我在宾亨中学。有一次,初一文学课本有“家常便饭”一词,我口头解释后板书:“家常便饭——平平常常。”次日,有两位学生造出这样的句子:“我是一个家常便饭的人。”那当然评为错句。学生不服,认为“对照老师板书所释,怎么会错呢”,老朽马上省悟自己释词一项未解释清楚,只讲引申义,不讲本义,误导学生。

还有一次,课本中有“罄竹难书”一词,我口头解释后,板书:“罄竹难书——罄,尽;竹,竹简(即后世的纸);书,动词,写;合起来是写也写不完之意。”自以为汲取了上次教训,把词的本义、引申义都讲清楚了,谁知学生却做出这样的句子:“父母的恩情罄竹难书。”老朽又悟出,对一些典故只作字面解释,没有讲清其语源。翌日,补讲清楚:罄竹难书,写也写不完的是罪恶。

从此以后,语文的字词句基础教学,我谨记上述两个例子。

年的一个星期天早晨,老朽从宿舍回校准备批改作业。至校门,只见黄同学搬学校的瓦片去围护三棵自己新种的柚子树。老朽大声喝令搬回,黄同学不听却加快速度搬运。

老朽被气得走入科组室,黄同学跟着进来,鞠躬后说:“老师,我不对。”老朽怒气未消,又大声说:“为什么刚才不停手,又顶嘴!”黄同学说:“您大声呵斥,雷公霹雳,如果您细声细气,我一定会服从的。”一听,老朽默然、黯然。学生的自尊心被伤害,其必然产生逆反心理。经三思,从此老朽对学生的教育都和风细雨、谆谆善诱。

这两件事,老朽谨记终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eng08.com/asczyj/35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