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民间艺术二十五民间建筑bull

民间建筑,这里是指民间建筑的结构造型,以及在门窗、梁柱、斗拱、屋脊、石基等构件上运用雕刻、绘画、拼接等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创造出造型各异、精致美观的图案纹样。其艺术样式常见于民居、园林、亭台楼阁等建筑物之中。今天推送《海盐民间艺术(二十四)民间建筑·私家花园》。

第二节私家花园

私家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环境、体现人与自然的平衡艺术。因此,山、岩石、水和风等都是中式花园的重要元素。岩石的坚硬代表阳,水的柔软代表阴,水可以溶解岩石,体现了阴阳互补、对立与并列的阴阳观。水、空气和光通过岩石(太湖石)运行,气运由此而生,浑然天成,体现了自然的和谐。

海盐因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所形成的私家花园与外地有很大的不同。妙在小,精在景,这是海盐私家花园艺术的精华所在。

海盐造园历史相当悠久。据记载,晋代有干宝宅园,唐代有顾况宅园,宋代有旧时月色轩、秀野堂、梅园,元代有梅轩,明代有常氏园、白鹤园、方洲草堂、独寤园、百可园、彭氏园、朴园、吕氏秀远庄、余春园(一名小瀛洲)、灌木园、喻园、芥子园、云涛园、两垞园、率园、希园、杏花楼、寐园、一径园、樊园,清代有涉园、志稳园、穰园、拙宜园、砚园、湖天海月楼、朱园、徐园等。

较著名的海盐私家花园有多处。如明代嘉靖年间(~)刑部尚书郑晓家的百可园,清代同治年间(~)潮州知府朱丙寿家的朱园,清光绪年间(~)兵部尚书徐用仪家的徐园,清同治十年()著名戏曲家黄燮清女婿冯缵斋修建的绮园。

绮园

绮园位于武原街道绮园路,俗称冯家花园,紧靠冯宅。原系清代富商冯缵斋私家花园,始建于清同治十年(年)。绮园是浙江省内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典私家园林,为江南典型私家园林风格,是我国十大名园之一。绮园虽建于清晚期,但是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中叶。清同治九年,园主冯缵斋建宅三进,次年冯缵斋综合其岳父黄燮清经营的明代故园拙宜园、砚园两废园之精华,在自己住宅“冯三乐堂”后辟地修建园林,建成了遗存至今的绮园。

绮园占地平方米,其中水面约平方米,树木遮盖面积达平方米,整个园林儿乎为绿树所覆盖,园内树木近千株。其中古树名木40余株,均经数百年风雨。整个园林的建造,妙用了“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叠山理水园论。其特点是以树木山池为主,略点缀建筑。园内由南中北三假山隔成南北景区。景区主要有潭影九曲、晨曦番画、美人照镜、风荷夕照、海月小隐、幽谷听琴、古藤盘云、百鸟鸣春等景点。园内建筑有“潭影轩”、“小隐亭”、“滴翠亭”、“风荷轩”作点缀,另有九曲桥、四剑桥、番画桥联结山水,更构成独立的景致。如四剑桥由三跨石板构成,为我国园林桥景的孤例;罨画桥为石拱桥,将园中湖水分为两界,拱旁有联“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与周边景物构成如诗画境。园内古木参天,山、水、竹、木、亭、阁、桥、隧道、飞梁等布局精美,错落有致。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曾撰文赞绮园为“此园浙中数第一”,“绮园是海盐的眼睛,亦是浙江的明珠”。绮园已于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绮园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百可园

百可园位于海盐城北(今百可社区),是明嘉靖年间吏部尚书郑晓的读书处。“百可”取意于汪敬民“咬地菜根,百事可做”。园呈长方形,占地4.5亩。园内布局以竹木水池为主,淡妆疏落。邑人张玉生先生《从尚书郑晓的生平事迹看海盐百可园的淡妆朴实》一文中略谓:“百可园’结构简朴。

建国初期,人们还能看到她的概貌。全园面积约三千平方米,以矮墙围成长方形,墙之西端设洞门。人园门即是南院。南院正中凿有长方形池塘一方,环塘有蹊径相绕,东北隅竹石林立,高树分披,倒影池波,掩映多趣。池塘南岸有平屋数椽,茅亭一角。竹篱藤架,低亚曲折,花草茂密,竹林幽深。其间蹊径相通,俨然一个小村落。池塘中心,有方墩一方,面积约一百平方米。旁设九曲桥梁通向塘东岸。墩上筑有方亭一座,亭畔有假山翠竹,间有怕痒树一株。池波清澈,亭风轩爽,据说这里就是郑晓幼年的读书处。北院原属郑氏住宅区,后改为柯堂。院内俱石板铺成,筑有房廊一所,大门上悬一巨额,为董其昌所题‘百可园”三个大字。”百可园今已废,仅存池塘遗迹。

朱园

朱园位于海盐城东(今海盐宾馆处),为同治年间潮州知府朱丙寿的私家园林。邑人张玉生先生《忆朱园》一文有较详实记载:该宅第园林,原位于城内新桥弄西,坐北朝南。宅第前临大街,南有照墙及盘槐两株,照墙外即河埠,为马鞍式。俗称其宅第曰“祥善堂”,亦曰“潮州府”。园林相连于宅第之后,其面积较冯、徐两园为广,中以一恒分离前后两园。前园设东西园门。人东园门,道两侧桐清幽,小庭在望。庭中山石,体态玲珑,旁植芭蕉一本。上庭即属经楼。未及经楼小庭,其东南隅有谷道,绕屋角南人谷道,即达毗连于经楼之藏书平厅。平厅两侧有厢衔接经楼。其结构精巧,颇创新例。平厅后经楼之西北隅,为西廊小院,通回廊小榭透迤南仲而接西园门内柏树葫中之露椅游廊,与起自宅第后墙而北来之短墙合成三角。平厅前,有假山一座,山下则池塘清浅,架九曲白石桥梁。平厅西隅,则双山对峙,各隐红亭一角,高下有致,前山为圆亭,后山为方亭,方亭旁植罗汉松一株,古朴苍郁。亭之东侧有石板旱桥,下为幽壑仄径,通南北岩洞。池塘西南岸有高厅一所,亭宇轩敞,实为园林之主题。庭院前后以花墙间隔,合抱成院。墙间设洞门。墙之西隅缀以石笋翠竹。后院西北小径,可通往西园门,门内古柏两行,柏树外两侧为露椅游廊。其南有篮球场,其北为梅林。沿梅林北入回廊,绵芊东折,缘后园矮墙绕至经楼西侧,回廊尽头,即可进人经楼西廊小院。矮墙起自园之西墙脚,使南北分成前后园。经楼前小院北首有小屋三间,其后为矮墙所阻,设后院门于小屋边,系前后园出人通道。进后院门,复有小屋三间,傍矮墙而筑。后园为培育花木所在,有仙鹤喷水池及荷花池两处,池畔有土山重叠而较高,上为枫林。靠西山颠有茅亭一座。朱园毁于抗日战争时期。

徐园

徐园位于武原镇新桥弄东侧与崔衙弄之间,系清光绪年间(~)兵部尚书徐用仪及其弟徐用福的私家花园。徐家筑花园前,请画师作了32幅画,这32幅画墨迹清丽、笔触精妍、立意构图均按园造理论行事。其中数幅画,留有修改过的痕迹,如“此亭取消”,“右首加一月洞墙”,可见这些画是造园施工时的“蓝图”。当年徐园占地约10余亩,与今日绮园大小相当,不同的是,绮园是南北长,东西短;徐园是南北短,东西长。

徐园与徐家“尚书厅”一巷之隔。全园以“竹隐庐”为中心,长廊随地势起伏,环园一周,与亭榭因势巧合。廊壁嵌以长方形帖石20余方,记载园之兴建始末及时政疏章,间有文人墨客在园中雅集唱和之作。园内另有花圃半亩。

徐园毁于抗日战争之初,园林建筑及树木则为上世纪50年代“大办钢铁”时所拆除。

徐园布局精致典雅,造园艺术犹胜于绮园、朱园,为海盐私家花园之最。上海同济大学园林专家陈从周所著《说园》一书所附“海盐徐园图”册页32幅,尚可一览当年徐园之胜景。

海盐的私家花园有以下几个特点:

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平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主要功能;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善于品评,花园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eng08.com/asczyj/32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