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盆景的交流桥梁ndash胡老师

白癜风的问题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516799.html

年,胡乐国老师应法国南部盆景协会的邀请,于3月份抵达法国南部城市马赛,开始对法国南部的尼斯,土伦,坎城等城市及其周边的盆景园进行走访和艺术交流。

(胡老师与法国尼斯盆景协会人员合影)

每到一处当地的协会都组织人员和胡老师或走访盆景园,花市,或进行会议讨论沟通。

(胡老师和法国土伦盆景协会人员合影)

(胡老师与法国马赛盆景协会人员合影)

此行的最后一站就是4月初在马赛参加地中海沿岸国家的盆景展览盛会。会议上胡老师和来自英国,意大利等多国盆景艺术家同台表演,他的精彩表演引起与会观众的强烈兴趣,最后当地电视台决定全程现场直播。最后,这个直播的录像带被制作成教学片,分派及销售到欧洲各地,引起巨大反响!

(胡老师的表演现场热闹非凡)

(被全程直播的盆景制作表演现场)

在这个访问期间,胡老师发现很多欧洲人不知道盆景源于中国,于是他和在展会上采访他的法国著名盆景杂志BONSAIKA的主编约定,回中国后寄文章给他们杂志,他要给大家知道中国盆景的基本概念。

笔者有幸在年5月拿到胡老师的这篇文章,同时为他翻译为英文和法文,代胡老师寄到法国。于是,年9月法国的BONSAIKA杂志上,我们就读到了这篇《中国盆景概况》的法文版的文章:

(《中国盆景概况》,作者:胡乐国)

之后,胡老师认为应该把中国的专业盆景杂志《花木盆景》杂志介绍给BONSAIKA,这样两个国家的盆景艺术交流就可以更加频繁,同时可以加深合作,互相了解,让中法盆景艺术交流及合作有更多的可能性。

笔者在胡老师的督促下,多次为《花木盆景》和BONSAIKA传递讯息,翻译来往信件,最后终于达成两个杂志互相授权互发各自杂志的文章,BONSAIKA特意在年转发了《花木盆景》杂志年第2期的八个版面,还介绍了杂志封面。同时刊登了杂志总编的一篇介绍中国盆景,介绍胡老师,介绍《花木盆景》杂志的文章,全文如下:

(LEMONDEDUBONSAI,LACHINE---BONSAIKA总编MICHELVITRAT先生选用了笔者和胡老师在老师屋顶花园的合照作为文章的插图)

《花木盆景》杂志于年1月翻译并转载了这篇文章,全文如下:

(《盆景之母--中国》,翻译:陈新丽,刊登于《花木盆景》杂志年1月刊,编辑:苏定)

胡老师非常高兴地看到这样的局面,专门给笔者写了下面这样一封“同志仍需努力”的表扬信:

这封短短的一页信函,表达了四层意思:

1.希望笔者准确翻译,能使两地杂志的沟通流畅

2.希望笔者向法国的BONSAIKA提出授权《花木盆景》杂志转发他们的文章

3.表扬笔者为中法两国盆景艺术交流出力

4.他老人家想买电脑,开始学习电脑---此时胡老师已经年近七十!多么可敬的学习精神啊!(后续–笔者在当年就为胡老师添置了一台电脑,后来又配置了手提电脑,老师经过半年的学习,终于掌握了基本功能,他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是发给赵庆泉老师的,后来他所有作品的照片都是在这台电脑中调整,分类,记录,保存。。。。。)

下面,我们一起享受胡老师在法国这次交流活动中的照片记录:

(胡老师拍摄的法国南部各大盆景园的照片)

(胡老师拍摄的法国南部各大盆景园的照片)

(法国南部盆景园的大棚内)

(法国南部的花市)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胡老师此行的三个制作现场:

在法国尼斯协会的制作现场

(素材原型,经典的欧洲盆栽:平衡,茂密)

(胡老师首先修剪了所有主干下部的枝条,然后开始进行上部枝条下垂)

(初步完成,完全换了一个面貌:主干高挑了,主干的粗壮有力马上彰显了,树冠茂密收敛,非常地严谨,下面的几个枝条自然下垂,飘逸灵动)

2.在马赛展会上的制作表演一:柏树制作

(素材是锥塔型的典型的欧洲庭院盆栽)

(胡老师进行了大量修剪后调整观赏角度,使之变成斜卧的一本双干作品)

3.在马赛展会上的制作表演二:松树制作

(原素材茂密,枝条各向均衡,整齐)

(胡老师做现场分析,决定取舍)

(初步完成的作品)

胡老师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国家级的盆景艺术大师,必须要有大师的担当和职责,他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尽他自己的能力宣传中国盆景艺术的理念,让世界了解中国,也让中国走人世界。

鸣谢:感谢胡向阳老师授权发布!

岭南盆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eng08.com/asczyj/14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