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篇之八
在“方法篇之七”《如何写出好文章(1)》中,笔者阐述了生动与实在是好文章的基本特点,同时提出组成好文章的两个要素:表达与内容。而本文将深入写作内容,探讨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训练出一颗“作家的心”。
内容的攫取:作家之心从咿呀学语的婴儿到叙述流畅的成年,我们的语言终归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而整个学生时代的语文学习无论是字词句段,还是诗词文章,其实都是用来充实和丰富这种表达方式的。但不管是多么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多么非凡的写作技巧,缺乏了充实的内容,我们的文章只能是无源之水,流于形式的华丽而没有详实细节的具体。
所以好的内容才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但如何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攫取独特而深刻的内容呢?
震撼的摄影作品需要拍摄者有“摄影师的眼睛”;优美的协奏曲需要演奏者有“钢琴家的手指”,而好文章的内容需要写作者有“作家的心”。作家的心细腻而敏感、可以是端详的细节,也可以是俯瞰的全局;作家的心深刻不古板,立足本质却又具有跳脱的联想。很多时候,作家之心因人而异,可遇不可求,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与训练加以接近。
1)观察事物的角度大多数人观察外界都是把感观放在“标准镜头”的视角来进行,而优秀的写作者对世界感观的视角不仅有“标准镜头”,还有“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
普通人漫步森林,赞叹满眼的植被和秀丽的风景,而写作者对森林的观察,既可以用“长焦镜头”拉近细节,描绘叶片上一滴露珠反射的小小寰宇,也可以用“广角镜头”拉大范围,俯瞰整片森林升腾的绿意与生机。
普通人步道晨跑,听着婉转清脆的鸟鸣,而写作者对清晨的观察,同样可以用“长焦镜头”把声音“放大”,他听到了鸟鸣掩盖下步道旁的潺潺流水,间隔着车行的“簌簌”声,远处隐约的早饭叫卖声......;他又用“广角镜头”把声音“缩小”,于是听到了整个城市即将苏醒的脉搏。
对事物的观察不只是“看”,而是你对事物的所见所闻所触所感,是一种综合的感观体会。而优秀的写作者必须能够从标准、细节、整体的不同视角去观察,不同角度去感受。只有这样,你在生活中攫取的内容才是与众不同的。
2)剖析事物的本质
你对事物有了从细节、标准到全局的观察,但写出来的文字虽优美流畅但总是不那么“深刻”。究其原因,就在于对你所观察的事物缺乏思考,没有摸清事件的由来起因,也没有推断事件的发展走向。对事物的理解如果只停留在观感这一层,没有认真思考和剖析事物的本质,怎么能写出“深刻”的文字呢?
你要写最近刷屏的高铁互殴事件,如果没有思考当事人、执法者、立法者三方的的关系,没有思考法律条文的局限和时代性,只专注于当事人的谩骂动手,或者执法者的“视频剪辑”及“春秋笔法”,你怎么能把最终的问题本质落脚到立法者这里,写出“也许你们会说,法律没有偏向性,那对不起,我需要表达一个普通老百姓对法律的质朴理解:法律就是应该有偏向性,其方向应该是正义与善良。”的感慨,提出“让我们胆怯的并非心中缺乏正义与勇气,而是维护他们的东西”的质疑,发出“合理合法,合理永远在合法之前,而这个理是千年来我们所遵循的一些基本的价值道德和公序良俗,它流淌在老百姓的血液里。所以立法理应立在老百姓的心里”的倡议。
你要写刚刚结束的G7峰会,你能否抛开拜登“希望世界消灭核武器”的表面文章,思考美国其实是拥有超核弹的最大有核国家的本质,最后发出“原来美国口中的世界是美国之外的世界”这样直击其“双标”本质的反讽。
优秀的写作者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且积极思考,善于对事物的表象抽丝剥茧,揭露其内在的本质,这样的文章往往会有直击人心的“精句”,也是其画龙点睛之笔。
3)基于事物的联想
“联想”,动词,指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客观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各种关系和联系反映在人脑中,表现出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这种复活就是联想,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
好文章就像一匹骏马,健硕的肌肉,飞扬的鬃毛是来自对事物不同角度的观察,而基于对观察表象而剖析出的事物本质,则给了它飞奔的动力和养份,有了这两者,骏马便可在思想的原野上驰骋奔腾。但大地上总有山川海洋,绝壁深渊,奔腾的骏马无论有多充足的动力和健壮的体魄,也只能在既有的路径上奔跑,仍然要躲避各种障碍险境。
那么,不妨给这匹骏马装上“联想”的翅膀,你会突然发现,所有的障碍和既有的路径都变地不存在了,因为你可以飞翔,自由的思想加上联想的翅膀,就真正的做到了信马由缰。
“联想”这对翅膀既然是基于已知的事物,那我们对已知事物理解的多少和质量就成了关键,它取决与我们平时大量阅读的效率和相关知识的积累。
如果你读过徐志摩的《偶然》,你就自然地描绘出“我扔出一颗石子,湖面荡起涟漪,波动了我的心”的心境。(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如果你读过泰戈尔的《流莹集》,你就能发出“最深的夜是静止而粘稠的,空气似乎都成了实体”的感慨。(在山中,寂静涌起,以探测山岳自己的高度;在湖里,运动静止,以静观湖水自己的深度。)
如果你读过刘慈欣的《三体》,你就能在冬季晴朗的夜空下,目光穿透熠熠星空的苍穹,直视寒冷而孤寂的黑暗森林。
......
联想让好文章的骏马从奔跑到飞翔,从此摆脱了固有套路和路径的地面阻碍,翱翔于想象力构成的自由天空。
综上,对事物不同的观察角度,对事物本质的剖析以及基于阅读积累所展开的联想,让我们攫取的写作内容有细节,有整体,既深刻独特,又负有自由的想象力,这样就能无限接近一颗“作家的心”,写出细致深刻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