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策划招聘求职QQ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0845.html作为一名热爱读书、热爱电子信息科技的人,对于如何阅读与记忆一本书,有如下的见解,供大家参考。一、别看实体书。我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尽管工作很忙,每天大概要抽出1-2小时读书。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已经有6年左右,我没翻过一本完整的实体书了。很多传统的阅读者,仍喜欢在实体书上涂涂画画,划很多圈、很多横线,很多重点,又信手做了很多边注和笔记。然后呢?我的意思是,你划在书中的这些重点、这些笔记,如何查询?如何检索?是读完该书后,再用一个大本子,将这些重点和笔记摘抄出来?然后做成很多知识卡片?再对卡片做详细周密地分类?然后你会有很多很多大本子?然后再用一个大本子,对你的无数记录本再做目录、分类?需要查阅时,你再搬出你的总目录,查你的分目录,再翻出对应的分目录,查你需要的笔记和摘录信息?嗯,古人确实这样做的,因为那时没电脑、没智能手机,除了手抄摘录,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而且,古代读书人很闲,或者说古代读得起书的人都很闲,他们有的是时间做这种很无聊也很有聊的事。而作为现代人的你呢?要不要上班?要不要加班?要不要应酬?要不要刷朋友圈?还剩下多少时间看书?还剩多少时间整理笔记和摘录?当然,如果一本书看过就过,没有必要纠结于记不记得住,那你就看实体书好了。二、选择合适的电子书阅读器。既然不看实体书了,那又怎么看书?废话,当然是看电子书。我通常是用手机看电子书,有时候也用kindle看电子书。前者更便捷,后者更专注,各有利弊。用手机看电子书,APP实在太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选择的电子书APP,且必须具备跨平台、具备云同步功能,主要是kindle、多看、掌阅、京东。比起看实体书来,看电子书还有个好处:省钱!同样一本书,购买电子书的花费大约只有实体书的一半不到。而且,你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和途径,下载到相应格式的电子书,导入到以上阅读APP中进行阅读。关于寻找书源,是另外一个教程,此处不提。下图是我的安卓手机中常用的读书工具。三、随时随地做好读书笔记和阅读摘录。看电子书和看实体书一样,你也可以划重点,做读书笔记,做摘录。比起实体书的做笔记与划重点,电子阅读有一个重大好处,你连笔都省略了,直接用手指代替了你的笔。多么环保!多么便捷!还一个更重大的好处:实体书上做的笔记,如果写得过于潦草,回头连自己都不认识了,而电子书的笔记,记完便是印刷体,亲。下图是电子阅读时的划重点,浮动方框中是我的随感笔记。四、适时分享,会帮助你的记忆。用手机看电子书,遇到有精彩的段落或华章,随时可以做分享。想分享给谁就分享给谁,想分享到哪个社交媒体就分享到哪个社交媒体。这也是实体书所无法比拟的强大功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阅读之乐,一是自个儿乐,二是将自个儿的乐分享给大家。乐完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该段落的记忆。是一举三得。下图是阅读与分享的效果图。五、及时同步和导出你的读书笔记和摘录。在我的第二大点,选择合适的电子书APP中就已经强调,要选择带有跨平台和云同步功能的软件,此点非常重要,请划重点。手机电子书APP跨平台功能,是指当你用该APP申请了用户名密码之后,无论你用安卓手机、苹果手机、IPAD、平板电脑,都可以下载安装该APP的相应版本,用同样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和使用。手机电子书APP的云同步功能,是指你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中,用同样APP并同名登录后,就可以打开你之前阅读的同样的书,同步打开到你的阅读进度,并且同步你阅读过程中已产生的所有笔记和摘录。最后一个重点:适时将这些读书笔记和摘录,同步导出到你的云笔记中。我这几年里使用最多的匹配是:多看阅读APP+印象笔记,随时同步导出,非常便捷。有人要问,将这些读书笔记和摘录导出到印象笔记中有什么意义?回到第一大点,传统阅读人士不是将笔记和摘录抄到大本子上吗?不是要做很多卡片和分类吗?不是需要很多本大本子吗?而手机电子书APP导出到印象笔记后,只要一个云笔记,就全部搞定。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导出后的摘录和笔记,就是你手边的大数据,你随时可以输入关键字,进行检索和查询,比起你翻那一摞大本子,哪一种方法更强大,亲?到此为止,理解我为什么动员你放弃实体书了吗?因为,实体书做不到如此便捷、节约时间、更有效率、更利于查询和检索。下图是我阅读《必然》时,导出到印象笔记中的云笔记。六、终极大法:思维导图读完一本书,就扔下一本书,显然是不利于你的记忆。只有梳理、总结、记录、整理,才是记忆的有效途径。怎么做才能更有效?做一个思维导图,将你所阅读的该书所有重要知识点串联起来,放到一张图中,可以让你事半功倍地加强对一本书的记忆。思维导图也有很多种,这里推荐一个最简便的思维导图工具,叫做百度脑图,请亲们自行百度吧。至于这个脑图怎么用,是另一个话题,这里不啰嗦了。下图是思维导图的示例图。毕大费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