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又称“读书月”。因为有两个世界性的读书日在四月中,4月2日是国际儿童读书日;而4月23日则是“世界读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它的设立是希望世界各地的人,无论年纪大小、财富多少,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也希望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是最好的游戏,而绘本是最好的玩具。阅读,能为孩子带来丰富的知识,扩展人生的视野。绘本是童趣的源泉,是开启智慧大门的一把钥匙。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能为亲子之间创造更多沟通机会,共享读书的感想和乐趣。
★亲子阅读打卡3个误区,你是不是也“中招”
每年4月,我们总看到很多家长在朋友圈亲子阅读打卡,莞妈也是其中一员,现在打卡正在持续进行中。这本是一件特别好的事,但是往往在不经意之中,我们容易陷入一些误区,不利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还会让孩子产生不好的阅读体验。
1.追问孩子读后感,灌输大道理
“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呀?”,“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知道一个好的故事,会把其中的意义,用孩子能接受和够理解的方式传达给他。这件事情在孩子听故事的过程中就已经完成了。
因为这些道理在不知不觉、长期的阅读过程中,慢慢融入孩子的身心,成为他们的一部分。而家长事后的总结、提问,往往是生硬、抽象的,孩子很难理解,也无法用有限的语言来回答你。
相比之下,孩子听完故事后最常见的表现是:“就讲完了么?”“再讲一个!”这才是孩子的心声。孩子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就是要享受故事,进而爱上阅读,而不是事后分析当中的大道理!
2.不断纠正孩子阅读的错漏
孩子阅读出现错漏是常有的事。有的家长特别注重细节,总不厌其烦地去纠正孩子的错误,甚至反复多遍重复纠正一句话。结果往往是孩子被迫脱离故事情节,没办法完整地享受故事。
如果孩子的精力都放在一个个具体的字词上面,注重它的字形和发音,那么他就没有余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