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不进去来看看古人的读书方法

明日提示

岁次壬寅

二月

十二丙寅

西元年

3月14日

星期一

宜:祭祀,交易,收财,安葬

忌:宴会,安床,出行,嫁娶,移徙

书看得多,阅读速度也会快很多,甚至会在某一天突然意识到,很多内容不必“执着”于它的一字一句,只需获取重点即可。而一碰到传统经典书目,即使各处翻看解析,仍进不了脑、入不了心,不知道怎么真正读懂。

如何有效阅读呢?历代名家的方法都值得借鉴。若我们还想看些古代经典,直接向古人学习,或许更为有效。

苏轼:八面受敌法

苏轼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八面”,是指书中各个方面的内容。苏轼在《又答王庠书》中介绍了这种方法,信中说,内容丰富的书籍就像大海一样,百宝俱全,应有尽有。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得到,只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部分。所以,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每次读书,只须集中注意一个问题。他读《汉书》即如此,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每读一遍专门研究一个问题,这让他对书中每一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得非常透彻。

韩愈:提要钩玄法

韩愈曾说过一句名言:“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后人将之概括为“提要钩玄”读书法。是说读书首先要将书分门别类,然后按其性质类型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对于那些记事性质的历史书籍,阅读时必须提纲挚领地将书中的主要内容抽出来;对于那些理论方面的书籍,阅读时则要注意探取其深奥的观点,即抓住它的精髓部分。还要对某些重要的观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将书中的营养,化为自己的血肉。

欧阳修:计字日诵法

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的。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约5万多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他说:“虽书卷浩繁,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相信时间和积累的力量。

诸葛亮:观其大略法

诸葛亮读书远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的休息。他也不会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掌握其实质。这种读书方法,着重从总体上高屋建瓴地把握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被枝蔓问题所纠缠。

陶渊明:会意法

“每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追求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是死抠个别字句。

陈善:入书出书

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郑板桥:求精求当

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重“问”。不然,“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

顾炎武:自督读书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勤奋治学,采取的是“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张溥:“七焚”苦读

明代学者张溥的“七焚”读书法,强调读写并用,强调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读书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第三步,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这样反复地进行七八次,直至彻底理解、背熟为止。张溥藉此苦读成名,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七焚斋”,也叫“七录斋”。

孔子:学、思、习、行

学:要做到博学、好问、多闻、广见。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是“求取真知”的过程,不要主观臆想,不要作绝对化的断定,不要固执已见,不要自以为是。习:习不仅是巩固、检验所学知识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加深理解,获得新知的重要手段。行:行既是对学习效果的验证,也是学习的目的所在。

十一

朱熹:读书六法

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读书方法,由他的学生汇集归纳出来六条:1.循序渐进。首先要按一定的次序去读书。比如先读四书,然后再读史,这样胸中才有权衡,容易理解。其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一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能力水平也是不同的。其三,要打好基础,不要急于求成。2.熟读精思。熟读也就是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精思就是“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3.虚心涵泳。虚心是说读书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涵泳是说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4.切己体察。这里是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要多实践、身体力行。5.着紧用力。这里说的是读书的积极性,读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有紧迫感,要勇往直前。6.居敬持志。居敬强调的是读书时要精神专一,集中注意力。持志强调的是在读书这件事上要坚定志向。

弘扬优秀传统传承中华文明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yisheng08.com/ajyzyj/3380.html


当前时间: